最初的魔鬼

書吧精品

靈異推理

第1章 庶子
蒙洛推開老舊的房門,在黑暗中摸索著點亮了桌面上的蠟燭。
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1章 墜星 下

最初的魔鬼 by 書吧精品

2018-5-25 17:35

第91章 墜星 下
  在那之後,佐夏受到了來自神殿的報復。
  對方並沒有動用什麽下作的手段,只是加入到了對他的追捧當中。
  本來,因為這件事情,佐夏在帝國民眾心中的地位就已經下跌了壹個等級,而神殿的暗中吹捧更是讓這位年輕的劍聖陷入到了某種尷尬的境地。
  當然,神殿的祭祀是不會去宣傳佐夏殺了多少獸人、建立了多大功勛的,他們對他的吹捧僅限於去告訴別人“佐夏是如何如何的強大”,但是絕對不會提及他用這強大的武力為帝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許多唱詩班的祭祀偽裝成了吟遊詩人,每到壹地,就將早已編撰好的故事講出。
  無壹例外,這些故事的主人翁都是“佐夏”,故事的內容也千奇百怪,他們沒有在故事當中抹黑這位人類的英雄,只是給他的個人經歷中添加了許多並不存在的奇特冒險。
  盡管他們的故事也算是對佐夏名聲的壹種傳播,但是在這些故事的引導下,民眾對佐夏劍聖的感情逐漸從對英雄的敬佩變為了對成功的冒險者的羨慕。
  在神殿的刻意引導下,真正的吟遊詩人們也開始改變有關“佐夏劍聖”的故事內容,畢竟,他們要把聽眾的喜好作為考慮的首要。
  人們早已聽膩了原本那種戰報壹般的唱頌,對於神殿編撰出的、極具奇幻色彩的故事有著極大的興趣。
  尤其是內地的聽眾,他們對於新鮮故事的接受程度更高,要是哪個吟遊詩人還抱著以前的老壹套,基本不會有人為他的唱誦而駐足的。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佐夏劍聖這個月殺了多少獸人、上個月殺了多少獸人”之類的故事初聽讓人熱血沸騰,但是聽多了也覺得膩歪。何況內地的聽眾當中,很多人壹生可能都沒怎麽見過獸人,所謂對獸人的仇恨,也不過是從旁人的口中累積下來的,沒有切膚之痛的他們,當然對這樣的事情缺乏帶入感。
  相比較而言,“佐夏劍聖殺了某只惡龍,得到了什麽寶藏”之類的故事,更能滿足他們的獵奇心裏。
  聽眾的喜愛就是吟遊詩人故事的來源,對於故事的真實性,他們才不會在乎,大不了就把以前故事的主人翁的名字變成“佐夏”,然後略微的改頭換面,把它當成新的故事講出來。
  還別說,這樣“老瓶裝新酒”的故事形式居然真的得到了聽眾的廣泛認可,對於這種惠而不費、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人們的容忍程度普遍很高。當然,前提是妳故事的類型得是他們想要聽到的哪種。
  最了解某種職業的肯定是這個行業的其中壹員,來自神殿唱詩班的祭祀雖然不是吟遊詩人的同行,但對於這個職業的了解壹點兒也不必正牌的吟遊詩人來得少,所以,無論是身份的偽裝還是對故事的編撰,這些祭祀都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畢竟,兩者在數百年前有著很深的淵源。
  “吟遊詩人”這壹職業最早起源於抵禦惡魔的戰場,神只為了穩定後方民眾的信心、防止他們因為引誘者的恐嚇而墜入到墮落者的陣營當中,許多神殿的唱詩班被派遣了出去,他們四處傳唱著前方戰場的捷報和神只的傳說,給黑暗年代的人們送去了希望與溫暖。
  帝國幅員遼闊,唱詩班的祭祀修女們不可能涉足到每個地區,所以他們會在四處傳唱的過程中尋找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培養他們,讓他們帶著飽含希望的故事奔赴帝國的各個地方。
  最初,這些年輕人是被當作唱詩班的預備成員來培養的,但是戰爭結束後,神殿無奈的發現,預備人員的數量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畢竟,這些曾經被培養的年輕人在四處遊歷的過程中也會挑選新人培養,他們當時沒有任何私人性質的想法,只是覺得多培養出壹位同伴,深淵引誘自己同胞的困難就多增加壹分。
  這些人都對戰爭做出了貢獻,本就沒有什麽高下之分。無論是接受誰,還是拒絕誰,都只會引起民怨,“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神殿的大主教們還是明白的。
  無奈之下,各個神殿只能放棄了從這些人當中挑取預備役的想法,以這些人尚未經歷過信仰的考驗為由,宣布那些祭祀和修女的承諾作廢。
  當然,在那之後,神殿給予了這些功臣每人壹筆金錢作為獎勵,並聯名授予了他們“吟遊詩人”的稱號。
  時過境遷,原本的榮譽稱號已經變成了職業的名字,傳遞希望與信仰的嗓音也成為了謀生的手段,和以前的先賢相比,現在的吟遊詩人……也就那麽回事吧!
  神殿暗中推出的新式故事剛剛傳播,以此謀生的吟遊詩人就盯上了它們。
  為了豐富聽眾的娛樂形式、順應市場需求,“高尚”的吟遊詩人們毅然拋棄了自己的職業操守,開始編撰有關佐夏劍聖的離奇故事。
  合理性和真實性都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甚至某個故事前後之間還有可能存在著某些邏輯錯誤,但是只要聽眾樂意聽,“高尚”的吟遊詩人們就不會在乎這些。
  無論是謠語還是傳言,只要他們覺得有故事性,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改編到佐夏劍聖的身上,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傳唱會對這位英雄造成怎樣的影響。
  短短的幾個月內,各種版本的“佐夏劍聖”就在帝國的土地上出現了。昨天他可能還是面白無須、翩翩有禮的學者般人物,今天的故事裏就有可能成為壹個滿臉絡腮胡、手持雙手大斧的混血狂戰士。
  當然,民眾不會傻到去相信故事中的描述,但是聽的津津有味的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對佐夏劍聖的崇拜,僅存的無非是對強者的基本敬畏。
  無數戰功和榮耀塑造出來的帝國圖騰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就毀在了無知的吟遊詩人口中,人們不在把佐夏劍聖當作人類的英雄來信仰,對他的印象也變成了壹個有著強大實力的戰士。
  這樣的局面是神殿樂意看到的,但卻還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於是,再壹次的對故事的革新悄然發生,離奇的故事內容逐漸被某種合乎情理的新故事淘汰,在這些新故事中,佐夏劍聖有了特定的形象、性格、行事邏輯,這些來自神殿情報部門的消息盡數被編撰到了故事當中,形成了壹種特定的標準。
  在神殿暗地裏不計成本的推廣下,人們很快接受了這種標準性的人物設定。於是,其他壹切與這壹人設不符的故事都被聽眾所拒絕,為了生計,“好學”的吟遊詩人們很快把這壹標準引入到了他們的故事體系中。
  有了標準人設,故事構建就失去了壹半多的發揮余地,吟遊詩人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信口胡說了,雖然現在他們描述的故事也沒有多少真實性,但起碼聽起來合理了很多。
  也不是沒有吟遊詩人想要更換主人翁,但是面對無數偽裝成這壹職業的神殿祭祀,話語權完全不在他們的手上,當聽“佐夏劍聖”的故事成為了壹種潮流和習慣之後,想要改變的人只有被聽眾所拋棄。
  無奈之下,吟遊詩人們只能把想象的翅膀插在佐夏劍聖面對的敵人身上,既然佐夏劍聖已經有了特定的模版,那麽為了吸引聽眾、增加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他們也只好在反面人物那動腦筋了。
  於是,故事裏的佐夏劍聖的實力開始了急劇的增長,今天還“徒手撕山”,明天就“劍出湮海”,前幾天還“面對十數名傳奇不落下風”,後幾天就能“把幾十名半神屠戮壹空”。
  有關佐夏劍聖的傳言越發離奇,如同脫韁的野馬,飛奔向萬劫不復的懸崖峭壁……直到時機成熟之後,神殿才“圖窮匕現”,他們借助謠言,給了佐夏壹個威風無比的稱號——“墜星劍聖”。
  ps:唉,又是壹年剁手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