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0

  其實坦白講,如果朱元璋是賞賜爵位,公侯伯子男發下去,還真不會有這麽多爭議。
  天下足夠大,可以容納幾個利益集團。
  士紳,勛貴,宦官……雖然不免爭鬥,但還是可以合作共存的。
  但是按照張希孟這麽幹,把大家夥都放在同壹個舞臺上,壹起搶入學名額,壹起搶未來的官場份額,卻是士紳儒者無法接受的。
  壹條街可以有兩個幫派,但是壹個幫派,只能有壹個太陽。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哪怕日後士紳後代依舊能霸占相當份額,他們也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我們憑什麽和這幫粗鄙武夫在壹起搶食?
  斯文掃地,臉面無存啊!
  相反,他們這邊越是難受,越是憤怒,那些有功將士就越興奮,張子明還算矜持,算命的卻是手舞足蹈,壹陣哭,壹陣笑,狀若癲狂。
  這人瘋了嗎?
  或許吧!
  “我不是笨人啊,我就讀了三年私塾,就認了許多字,也可能背書,說話壹套壹套的,周圍的小夥伴都喜歡聽我講故事。”
  算命的看著周圍的人,幾乎哭出來,“我,我是希望當官,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可我沒福氣啊,家裏頭窮,也沒有什麽親朋故交提攜,想求學也沒有門路,只能幫人家代寫文書,後來就行走江湖,四處算命……我,我冤枉啊!”
  算命的仰天哀嚎,痛徹心扉。
  有些事情點破了的確有點殘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天賦……而是根本沒有門路,沒有條件,想努力也不知道方向在哪裏,壹道道無形的壁壘,把人們圈在了不同的圈層裏,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語。只能無可奈何,渾渾噩噩活壹輩子,甚至是生生世世,無窮無盡。
  而張希孟折騰到了今天,終於在教育這個最頑固的堡壘,撕開了壹個口子。
  雖然距離真正的公平,還有十萬八千裏。
  但是有幾個基本的原則,終於提了出來。
  教育是所有人的,不是士大夫獨享。
  教育是公器,不是壹些大儒名士宣講自己主張的舞臺,點名批評朱熹。雖然慶元黨禁對朱熹有不少汙蔑,顯得不那麽地道。
  但是朱熹借著講學為名,左右朝局,也未必就無辜。
  再有,張希孟又提出了另外壹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官吏都要經過考試,而官吏也都要出自官學。
  從教育到吏治,張希孟又鋪開了下壹步努力的方向。
  可以說是層層疊疊,無懈可擊。
  別說錢唐了,就算是他老師黃溍復活,把另外三位士林名儒壹起從地獄拉回來,組成四大天王,挑戰張希孟,壹樣要被打得落花流水。
  張希孟大約是贏了,而且還贏麻了。
  但似乎張希孟還不滿足,他竟然對錢唐等人發出了邀請。
  “有教無類,公平公正,我想任何壹個讀書人,都應該有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誌。我知道要克服自身的偏見局限,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也相信,總有人能放眼天下,成就壹番大業。時至今日,大興教化,勢不可擋。加入過來吧,妳們都讀了很多書,明白很多道理。只要能反躬自省,糾正壹些錯誤的觀念,就能加入這件大業當中,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
  張希孟發出邀請,循循善誘,在這壹群人裏,有幾個立刻怦然心動了。
  他們這些人湊在壹起,肯定是反對這些主張的。
  但是單個人站出來,讓他們做選擇,這就不好說了。
  想要當官嗎?
  吳王這裏有。
  想要成名嗎?
  貌似機會也擺在眼前。
  為什麽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幾乎壹瞬間,就有不少人準備倒戈了。
  錢唐臉色十分難堪,他們過來,其實也是打著朝拜吳王,並且向吳王提出諫言的旗號,不是直接要反抗老朱的。
  畢竟他們幾個讀書人,面對著千軍萬馬,又有什麽作為?
  只不過他們信心滿滿過來講道理,卻在最擅長的領域,敗給了張希孟,這就尷尬了。
  他們完全找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要仗著人多勢眾,圍攻張希孟,那是不把徐達這些人放在眼裏嗎?
  說到底還是時間太短了,根本不給他們機會,來不及收買這些將領。
  其實張希孟做得這些事情,交給大都的元朝皇帝,他也做不來,別看他是蒙古人,但是對不起,他手下的人,所有的文臣武將,幾乎無壹例外,都和下面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想要對這個體系動刀子,對不起,那就只有身敗名裂的份兒。
  張希孟自然是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繼續循循善誘,“錢唐,令師仙去,的確是士林的損失,但是我以為妳想靠著求學讀書,解答心中疑惑,只怕是不行。妳還要真正做事,親身體驗,然後才能找出答案,看看到底什麽才是對的。”
  錢唐面色深沈,他當然不太認同張希孟的說法,可現在這麽個局面,又豈是他能拒絕的?
  “多謝張相擡愛,晚生感激涕零,只是我出來求學多時,還想回家鄉看看,同父母說壹聲,才好做出決定。”
  張希孟含笑,“這也是情理之中,我會安排人護送的,保證妳平安回家。”
  錢唐的臉色驟然再變,終究只是低下頭,無言以對。
  張希孟這才笑呵呵看向其他人,“我們歡迎所有認同我們主張的有識之士,重開學堂,大興教化,科舉取士,為國選才,大家夥可不要錯失良機啊!”
  這壹次這幫人中,終於有了反應,有好幾個書生幹脆站出來,直接言說,願意效忠吳王,給吳王做事,不求什麽高官厚祿,只要吳王願意使用,他們就求之不得了。
  江西士紳的聯盟,到底瓦解了。
  兵不血刃,順理成章。
  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置身其中,哪怕是沒什麽學問,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也能清楚感覺到,張相公大獲全勝。
  幫他們打了個大勝仗,從士紳手裏,搶來了壹大塊利益,從今往後,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會大不相同。
  大家夥喜笑顏開,暢想著未來的日子,竟然比打贏了陳友諒還要高興。
  果然,跟陳友諒交鋒,只是壹道小菜,對付江西士紳,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而這場大戲終於到了最好看的時候。
  朱元璋率領則文武重臣,有功將士,馬步兵卒,包括錢唐等人,壹起駕臨白鹿洞書院。
  老朱壹路走來,只見田連阡陌,山水怡然……老朱都忍不住贊嘆,這個書院的位置真是太棒了。
  他在書院門口止步,又向兩邊看了看,老朱突然道:“張先生,咱記得妳說過,先秦諸子,百家之學,要放在壹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咱怎麽覺得可以在這裏立諸子石像,供學生們瞻仰呢?”
  張希孟忍不住壹笑,行啊,老朱這腦子是真的厲害,前面提到過的事情,竟然這麽快就找到了方法。
  “臣以為主公提議十分妥當,曾經的白鹿洞書院是天下第壹,如今要推陳出新,卻是不容易。首先就要有足夠的格局,囊括百家,融匯古今,正是氣度彰顯,十分妥當。”
  張希孟說完,再看看其他人,朱家軍這邊,自然是以贊同居多,可是有壹個人卻是臉色驟變。
  錢唐忍不住向前邁了壹大步,“不可!”
  張希孟似笑非笑看著他,“如何不可?”
  錢唐深吸口氣,大聲道:“孔孟之道,乃是歷代顯學,天下讀書人,誰人不是孔孟門徒?諸子百家,又有誰能和孔孟相提並論?將孔夫子和孟夫子,與其他諸子並列,如何使得?”
  張希孟呵呵壹笑,“孔子曾經向老子求學,孔老夫子拜師尚且可以,站在壹起就不行了?似乎說不過去吧?”
  錢唐緊咬牙關,前面的事情,他已經怒火中燒,卻是沒處發作,也不敢發作。如今又在孔孟聖賢身上做文章,著實忍無可忍。
  “無論如何,孔夫子乃是萬世師表,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將孔夫子與其他諸子並列,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我,我願為孔夫子而死!死而無憾!”
  錢唐慷慨激昂……張希孟眉頭微皺,他突然想起壹件事,這個錢唐似乎還真是幹過這種事情。
  在原本的歷史上,老朱立國之後,曾經瞧著孟子不順眼,要把孟子從文廟趕出去,結果錢唐冒死進言,阻止老朱。
  並且也說了類似的話,他願意為聖賢而死,死而無憾!
  沒想到因為張希孟的摻和,這事情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提前了。
  終究是道不同啊!
  張希孟淡淡道:“還有什麽人,覺得此舉不妥,不妨壹起站出來吧!”
  此話壹出,其余眾人面面相覷,心驚肉跳。
  到底要不要站出來?
  剛剛張希孟可是承諾過,給他們做官的機會。
  可現在又出了這麽個事情,難道就坐視孔夫子淪落諸子之壹的地位嗎?
  為孔孟而死,可乎?
  正在眾人糾集之時,朱元璋突然大步向前,威嚴的目光,掃過每壹個人,他聲音低沈道:“願意追隨孔夫子的,可以站出來,願意跟著咱,就留在原地,何去何從,妳們自己選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