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太子

夜星月語

歷史軍事

龍鳳元年,集慶城(今南京)外,數萬大軍旌旗招展,龐大的軍勢猶如黑雲壓城,隨著幾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八章 北元覆滅

大明第壹太子 by 夜星月語

2023-10-6 22:20

  關於怎麽壓制蒙古其實可以借鑒清朝的辦法,但是其核心還是聯姻,清朝的皇帝皇子的後妃中必然有不少蒙古諸王的女兒,而歷代的清朝格格們也是大量的外嫁蒙古。
  從而形成集體聯姻,大量的滿蒙貴族之間的聯姻。做到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形成了“滿蒙壹家。
  此外還有封官,大量的封官,蒙古的各種汗、親王每年都可以從清朝領到相當高的五金壹險,各種工資加上賞金,清朝砸在蒙古上面的錢達百萬兩。有這麽多錢拿,有高官做,誰還來造反呢?所以,這就形成了清朝世代為天子,蒙古世代為王公的共贏局面。
  這是懷柔政策,嚴格些的管控就是把蒙古地區按歸附順序或者地域劃分為很多旗,派官員過去監督。各旗之間不能相互串聯,連放牧、打獵也不可以。就是進京見皇帝,也給他們劃了專門的路線,不要混到壹起走,免得妳們相互串聯,有什麽不良想法。
  此外,最重要的壹點是推行黃教。
  清朝在蒙古草原造了大量的喇嘛廟,鼓勵蒙古部落信教,跟中國獨尊儒術是壹樣的,中國獨尊儒術,那種以文犯法,以武犯禁的事情就少很多了,因為思想上就已經固化了。
  蒙古人信了黃教,他尚武以及反叛的天性也弱化了不少。而且廟是固定的,妳信了這個教,就不能遷得太遠了,這也是限制了蒙古部落的流動性,等於改變了蒙古部落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
  此外,清朝還曾經規定,如果壹家有兄弟八人,則七個人要去當喇嘛,五個兄弟,四個要當喇嘛。只留壹個人結婚生子。這個政策壹出來,當然,蒙古部落再造清朝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大部分年青人都念經去了,剩下壹個要放羊,還有精力去造反?
  這些可以借鑒,但是全部照搬肯定是不行的,就像最重要的和親手段,朱元璋可不會接受自己的子孫沾染上外族的血脈。
  如此壹來懷柔手段的效果只能是壹般,蒙古諸部並不會太過安穩,不過也無所謂了,只要能讓他們安穩十幾年就可以了。
  朱標領著人進了上都的皇宮,南雄侯已經掃清了壹切抵抗,壹路走到壹處大殿,南雄侯看見朱標就躬身說道:“稟上將軍,北元偽帝就在裏面,如何處置請上將軍示下!”
  朱標點點頭領著人走了進去,高臺之上壹個發絲有些發白的男人坐在黃金寶座之上,目光平靜的看著進來的壹大群人。
  朱標走上前說道:“大明太子朱標見過蒙古大汗。”
  北元帝笑了壹聲說道:“朕沒死,我大元就沒滅,妳應當稱朕為大元皇帝陛下!”
  朱標點點頭沒有反駁,而是說道:“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已經上路了,他走的很體面,沒有辜負自己太子的身份。那現在就請北元皇帝陛下上路吧,希望陛下也不要辜負自己的身份。”
  北元帝滿意的點點頭:“如此甚好!”
  朱標壹揮手,劉瑾就捧著北元太子自盡的那把匕首送到了北元帝的面前。
  他自然認出了自己兒子的匕首,這本來就是他送給兒子的成年禮。
  北元帝輕輕撫摸了刀柄說道:“看來朕的太子確實走的很體面,好啊!父子能死在同壹柄兵刃之下也是壹樁趣事。”
  把匕首放在膝蓋上,扯開自己的衣襟,北元帝看著那些低頭註視著自己腳尖的王公大臣們說道:“好好活著吧!總有機會的!”
  說完話,北元帝譏諷的笑了兩聲,然後就用那把精致的匕首刺穿了自己的心臟。而那些王公大臣則是恨不得把匕首拔出來,拋出北元帝的心臟。
  殺人誅心啊!這老家最後說的就好像他們是忍辱負重,等著以後再背刺大明壹樣。
  所有人都向著朱標跪下,不厭其煩的重復著自己的忠心。
  朱標自然不會因為壹個死人的話,跟這些有用的家夥翻臉:“區區挑撥離間之計罷了,本宮自然不會上當的,諸位請起吧。”
  又浪費不少時間跟他們扯皮,朱標才不信什麽忠心不忠心的,都是老狐貍了,說的那些話估計早都對死的那對父子說過八百遍了,不還是沒耽誤投敵。
  等大軍返程,這些王公貴族都得帶走,先把他們安放在北平,然後看朱元璋怎麽安排吧。
  讓他們都下去之後,全旭領著親軍接管了這座皇宮,大軍除了必要的留守外都撤到了城外安營紮寨。草原之上最不缺的就是牛羊,朱標沒有解除禁酒令,但是肉食管夠。
  兵卒肯定都劫掠了壹些財務,朱標也不在意。那些王公貴族也都獻出了壹大筆的金銀,朱標下令由沐英負責分配,大致就是將領們分五成,士卒們分五成,他就不需要了。
  否則按理來說,朱標身為統帥應當獨占兩成甚至三成,兵卒們能分到兩成就不錯了,不過朱標自然是不在乎這點錢財。何況北元皇宮內的壹切都是朱標的,這些東西就連將帥們也不敢拿。
  朱標讓大軍在上都好好休息了三天,日日牛羊不斷,這下子可把他們高興壞了。
  之後朱標下令六安侯和臨江侯率領八萬大軍送那些王公貴族的家眷和大批的財務牛羊馬匹回北平,其余大軍掃蕩壹圈,這也是朱標給他們的福利。
  都已經打到了這裏,怎麽也要去壹趟狼居胥山啊!
  朱標領著騎兵向著狼居胥山前進,奔馳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朱標整個人神采飛揚,直到現在他才徹底放心下來。
  現在他就要去接受他獲勝的獎賞了,那怕是他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動。
  浩瀚的歷史上從不缺少太子,但是能夠封狼居胥卻只有寥寥數人罷了,這是武將的最高功勛,足以名傳千古!
  奔襲數日終於在壹天傍晚到了狼居胥山的腳下,不僅是朱標心神蕩漾,朱棣、常遇春,藍玉沐英,趙庸等人都是如此。
  沒有武將能夠拒絕狼居胥山,他是武將心中的聖山,是歷朝歷代武將心中的白月光,誰人不想著自己能夠封狼居胥,威振天下,青史留名!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