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待我開大招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等齊政帶隊考察至壩上高原時,已是嚴寒的冬季。
親自在首都100多公裏外的山溝裏鉆進鉆出,在外人看來,這自然是他齊大老板對這壹項目的重視。
但齊政心裏想的是,這個地方該怎麽開掛呢?應該以什麽姿勢開掛呢?
齊政敢承接環冀省貧困帶的開發,靈陣才是最大的底氣——沒有壹個靈陣改善不了的環境,如果有,那就上兩個!
看看眼前的環境,單單靠人力開發,嗯,開什麽玩笑……
周圍是燕山余脈,多數是幾乎不長任何植被的“幹脊梁”,裸露出泥石的本來顏色。
沿著坑坑窪窪的沙石路,行進了快半小時,壹條近十公裏長的山溝旁散落著村民的房屋,有的是石頭砌成,也有的是土坯房,好多房屋壹眼就能看出是幾十年前的舊屋。
在壩上高原,如眼前這樣的破舊村莊比比皆是。
山是石山,土質差,雖然面積不小,但都是山坡地,只能種玉米或土豆,每年不是風刮了,就是水沖了,產量很低,有時連壹家人的口糧都不夠。
“人均山地耕地有十多畝,但政府按要求每戶要退耕還林地三畝,實際只有十畝左右。”村民介紹道。
“尤其是今年,遭遇了50年壹遇的旱災,種多少意義都不大,反正是沒收獲。”
自然災害就是這片區域脫貧最大的攔路虎之壹了,可謂是小災小返貧,大災大返貧。
這也導致了不僅僅是農業用水,村民們連吃水都相當困難。
站在壹個壹米見方的小水窖前,壹位六十歲的村民告訴齊政等人,他挑水吃差不多挑了五十年。從家到最近的水窖,來回壹公裏山路,每天要挑三趟……
考察隊裏的嘉谷員工臉色都十分難看,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真的能有致富的希望?
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如同很多貧困地區的標準配置,大量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壹個村莊可能只剩下十幾個老年人。
相比於惡劣的環境,這壹點讓當地政府更加擔憂,如果不能將年輕人留在家鄉致富,無論怎樣的扶貧都很難持續。
“石化、高寒、幹旱、少田……環境的惡劣已經超乎了我的想象。而且,交通基礎設施極差,需要極大的投入……”連隨同考察的丁顯態度都有些動搖了。
資料上幹巴巴的文字,哪裏有親眼目睹來得殘酷?越是考察,丁顯越是覺得嘉谷怕是要掉進了壹個大坑。
齊政微微搖頭:“修路等基礎建設上的高投入由國家承擔,我們只需要考慮是否適合發展項目,或者適合發展什麽項目。”
山區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是平原的20倍。如果是要嘉谷承擔,基本也不用發展什麽項目了。
“即使如此,老板,妳發現沒有,這邊的群眾思想保守,普遍缺乏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差……要解決的癥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丁顯愁眉緊鎖。
自從開始了考察之旅後,老丁的眉頭就沒有放松過,可以想象情況有多艱難了。
“所以,政府引進嘉谷,也是希望我們給這片地區帶來開闊的視野和現代的理念。”齊政倒是早有預料。
總體而言,在壩上的張嘉口地區,因為脆弱的生態環境,大部分地區戴著貧困的帽子。
很難想象,同樣是這片土地,在四五千年前,卻是水草豐美,適宜放牧和淺耕的好地方。這裏甚至是華夏始祖黃帝的建都之地。
壹圈考察下來,齊政也確定了,想要恢復此地昔日的榮光,最關鍵的因素其實還是——水!
……
“妳是說,讓我們的尋水專業隊到冀省找水?”王昱業大為意外。
齊政初步考察後回到公司,提出了這個建議。
“對,沒有水資源,可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然要在源頭上解決問題了。”齊政理所當然地說道。
王昱業覺得齊政有點異想天開:“且不說在環首都山區能不能找到地下水源,就算找到,妳覺得地下水超采的冀省和首都會允許我們大力開采?”
要知道,冀省是國內水資源最稀缺的省份之壹。每年,全省提供的水資源量為167億立方米,而需求量卻達到220億立方米左右,不足部分只有依靠超采地下水補足。
但地下水超采會形成地下水漏鬥,帶來壹系列危害,最常見的就是造成地面沈降——冀省的這壹危害尤為嚴重。
環冀省貧困帶能找到的大概率是深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還可以接受降水補給,但深層地下水被稱為“化石水”,壹旦用完了就是“永別”。
這片區域本來就是首都水源涵養帶,怎麽會允許大量抽取地下水呢?
齊政神秘地笑了:“如果是壹般地下水,政府當然是不允許的。但如果是深循環地下水層呢?”
王昱業聞言,恍然大悟。
就像是嘉谷在騰格裏沙漠裏找到的地下水層那樣,雖然是深層地下水,但是因為形成了深層水循環,會源源不斷地補充,理論上不用擔心枯竭,更不用擔心地下水超采了。
陳教授“憑借”著“深循環理論”找到沙漠地下循環水層後,聲名大噪;嘉谷依然聘請他作為顧問,並組建了壹直專業的尋水隊,配備了先進的找水儀器,繼續研究深循環地下水。
不消說,這是某人為了日後的“掩人耳目”而準備的——就像眼前這樣的情況。
“國家比我們還希望在冀省找到深循環地下水層呢!那樣的話,說不定還能大為緩解冀省的水資源壓力。我壹提出建議,相關部門比我還積極,還說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齊政笑著道。
王昱業也笑了。
“不過,妳怎麽確定這片區域有深循環地下水層呢?”
齊政壹攤手:“我不確定啊,所以我拒絕了政府的幫助,先隨便找找唄。”
“……”
王昱業心裏拔涼拔涼的,呸,浪費我的表情,感情是瞎貓想碰上死老鼠。
……
只能說,王昱業對某人還是不夠了解。
齊·大忽悠·政怎麽可能老老實實呢?
所謂“招不怕老,好用就行”。
不就是深循環地下水層嗎?冀省離海老近了,水還不多的是。
且待我開大招!
在渤海某處的遊艇上,齊政穿戴好潛水設備,潛入海底。
“六金六築陣(四階)觸發,主金土兩系,範圍:方圓壹千公裏。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碧波清華陣(四階)觸發,主木水系,範圍:方圓壹千公裏。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凈,引流違行。”
與從貝加爾湖調水類似,海底下,壹條地下“河道”被壓縮出來。
但比貝加爾湖稍微麻煩壹點的就是,這畢竟是海水,不能直接打通“河道”口。
海水要經過“碧波清華陣”的凈化,轉變為淡水,向下滲透入地下“河道”——效率上遠不及貝加爾湖。
好在,這個“河道”齊政不打算開得太大,引流輸送量也遠不及貝加爾湖“河道”——能補充冀省的水資源就行了。
經過淡化的“海水”,沿著環繞冀省北部的“河道”,被引流至冀省的制高點——壩上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