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零五章 包圍回紇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9

  “隊正,我們能找到嗎?”
  茫茫的大草原上,十名騎兵前後緊跟壹起疾速飛奔,其中壹人大聲問道。
  “總之……要盡力找!”風聲很大,隊正的聲音時斷時續,“他們……十萬人,目標很大!”
  這是壹隊唐軍斥候,他們的任務是找到回紇軍主力,回紇十萬大軍從翰耳朵八裏南下,但現在他們卻突然失蹤了,像空氣壹樣在草原上消失,幾天都沒有找到,李慶安便派出數十支斥候小隊,像撒網壹樣,讓他們在茫茫草原上搜尋。
  這壹支小隊是負責搜尋陰山東段的南麓,方圓幾百裏都是他們的搜尋範圍,已經搜尋了兩天,現在他們已經靠近了陰山南麓壹帶。
  “我們找個地方休息壹下吧!”
  他們已經連續奔跑了三個時辰,著實有些累了,慢慢放緩了馬速,四處尋找壹個可供休憩之處,遠方便是莽莽群山,山巒起伏,山體陡峭,山腳下分布著大片森林。
  “我們去樹林休息,說不定還能射壹只獐子當晚飯!”
  齊隊正壹指北面的壹片樹林,眾人立刻打起精神,向樹林奔去,草原上的特點是看著似乎近,其實還有很遠,這壹片樹林離他們足足還有十裏,離樹林還有兩三裏時,為首的隊正忽然壹擺手,“等壹等!”
  眾人頓時勒住了馬,“妳們快看!”齊隊正指著遠處道:“那是什麽?”
  眾人向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見數裏外有兩個小黑點正向這邊奔來,“好像也是騎兵!”
  “進樹林隱蔽!”
  齊隊正壹催馬,帶領著手下向樹林邊緣隱去,他們迅速躲進了最近的壹片樹林,壹直過了好壹會兒,那兩個小黑點才漸漸近了,他們也看清楚了,是兩名回紇騎兵,估計是巡哨之類,他們迅速向這邊奔來,看他們的速度,他們不會在這邊停留。
  “射馬!”
  齊隊正當即下令,其余九名手下都端起了騎弩,瞄準了對方的兩匹馬,騎兵越來越近,已經到他們三十步外了,卻沒有發現這邊有人,事實上是他們大意了,剛才唐軍斥候沖進樹林時曾驚起壹片飛鳥,他們竟然沒有註意到,或許他們認為,這邊不可能有任何軍隊存在。
  “射!”
  隊正壹聲低令,十支淬毒弩箭同時射出,全部射中了兩匹戰馬,兩匹戰馬先後揚蹄長嘶,重重摔倒在地上,將兩名回紇騎兵也甩出壹丈多遠,他們嚇得魂飛魄散,爬起來就跑,但唐軍斥候已如壹陣風似的沖上前,用長矛頂住了他們的喉嚨,兩名回紇士兵不敢再動,乖乖舉起了手。
  “把他們帶進樹林!”
  幾名士兵上前,將他們搜了身,又將他們兩手反綁,將他們推進了樹林,片刻,在唐軍的拷問下,兩名回紇士兵分別交代了,結果令唐軍斥候大吃壹驚,回紇主力竟然離他們不到二十裏。
  齊隊正使了個眼色,幾名士兵猛地將回紇騎兵壹刀殺死,將他們和馬匹的屍體都藏好,這才沿著樹林向前方奔去。
  很快,他們終於找到了壹個巨大的山坳,外面是密集的森林,森林寬達數裏,兩名騎兵便是從這裏出來。
  他們進了樹林,壹直沿著山坳向裏走,陰山寬達百裏,中間還有不少山間草場,可以藏百萬大軍,如果不進陰山內尋找,根本就發現不了。
  幾名唐軍約行了十幾裏,前方似乎有回紇人的崗哨了,他們不再前行,而是藏身在樹林中,壹直等到天黑,這才由隊正帶著另壹個弟兄沿峭壁邊緣繼續向前探查,沒有騎馬,兩人在峭壁的縫隙中不斷躲閃,繞過了回紇人的幾處崗哨,終於來到壹座低崗前。
  他們爬上壹塊巨石,向低崗的另壹邊眺望,頓時將他們驚得目瞪口呆,只見壹片山間草地上,火光點點,密集得儼如天上的繁星,那是回紇人的篝火,在篝火的映照下,黑黝黝的帳篷壹眼望不見邊。
  齊隊正心中狂喜,他們找到了回紇主力,此時他按耐住內心的激動,拉了壹下士兵,兩人悄悄從原路返回,非常小心,生怕驚動了回紇哨兵,他們就前功盡棄了。
  他們退回樹林,又退出了山坳,回到了原來伏擊回紇哨兵的樹林,搭起壹座小帳篷,掩蓋住了燭光,帳篷內,齊隊正正仔細地繪圖,將回紇主力所在陰山的位置標註得非常清楚。
  等墨跡幹了,他這才塞進壹只小竹筒中,遞給了手下,“發送回去吧!”
  士兵接過竹筒,從馬上取下鷹籠,裏面有壹只信鷹,他將竹筒綁上鷹腿,打開了籠子,壹聲輕叱:“去吧!”
  雄鷹從籠子裏沖天而起,直刺雲霄,壹聲清亮的鳴叫,它振翅向西方飛去。
  “隊正,那我們怎麽辦?”
  齊隊正望著黑黝黝的山體,笑了笑,“我們自然是盯住回紇人!”
  ……
  自從殲滅了史思明軍隊後,李慶安又率大軍撤回了黑城,同時,唐軍還俘獲了近二十仆骨部的族人,李慶安命行軍司馬辛雲京將這些突厥牧民押送去九十九泉,和李光弼俘獲的同羅、思結兩部族人匯合,壹共四十余萬突厥內附之民。
  這些普通牧民他將押送去河東暫住,待整個回紇戰役結束後,所有草原牧民都會改為礦籍唐民,分配去各大礦山定居,耕田織布,正式成為大唐的普通平民。
  但李慶安最關註的還是回紇葛勒可汗的去向,現在已經是四月下旬,他們出兵草原已經快壹個月了,回紇十萬主力依然不見蹤影,就是忽然集體失蹤壹樣,讓李慶安深深困惑,他們當然不會失蹤,而藏了起來,那他們會藏到哪裏去?
  大帳內,李慶安站在沙盤前久久凝視著陰山,他相信回紇主力壹定還在陰山附近,只是陰山長兩千余裏,寬愈百裏,讓他很難找到回紇主力的藏身處。
  但有壹點可以肯定,葛勒可汗已經不會再有進攻大唐的想法,或許他從來就沒有想過,他只是借口進攻大唐來吞並史思明和內附突厥,從他這次出兵畏手畏腳便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進攻大唐的自信。
  回紇縱兵南下和大唐出兵北上僅僅只是壹種巧合,不管回紇人要不要進攻大唐,李慶安都決定利用消滅史思明的機會,徹底鏟除北方的威脅。
  沈吟到這,李慶安忽然問身旁的李晟,“李抱真那邊情況怎樣了?室韋部有消息嗎?”
  李晟剛剛走進大帳,就是要向李慶安匯報渤海那邊的情況,只是李慶安在沈思中,他才沒有打擾,他立刻道:“李抱真剛剛送來消息,室韋已經投降,願意接受漢化,進入渤海國為耕農。”
  “我特別叮囑的那個部落,室韋蒙兀部,他們是否已按照我的方案遷入中原?”
  “有!蒙兀室韋部的壹萬余人全部被打散,遷入新羅、河南、河北,和漢人及新羅人混居,這項事情正在進行中。”
  李晟有些不明白,蒙兀室韋部只是室韋部中的壹個小部落,很少為人所知,為何李慶安這麽重視?
  正在疑惑時,外面忽然有腳步聲跑來,有親兵大聲稟報:“稟報上將軍,稟報李副將,我們有斥候發現了回紇軍主力,有信送至!”
  李慶安和李晟同時大喜,李慶安連忙令道:“快把信拿進來!”
  片刻,壹名親兵將壹管鷹信拿了進來,呈給李慶安,李慶安從信筒裏取出壹幅絹紙,竟然是壹幅地圖,他將地圖展開,李晟也將燭臺靠攏壹點,燭光下,只見地圖畫得非常詳細。
  “我們在這!”
  李慶安指著壹個黑三角標誌,他的手指又向東移動,最後停在陰山內的壹個黑圈點上,這裏就是發現回紇軍的主力所在了。
  “哼!居然在六百裏外的陰山內,難怪我找不到他們。”
  李慶安不由冷哼壹聲,“看來他們還不知道翰兒朵八裏失陷的消息。”
  “我有點不明白,葛勒可汗為什麽要壹直躲在陰山內?”李晟眉頭緊鎖著問道。
  “那是因為妳壹直和吐蕃人打仗的緣故,所以不懂突厥人。”
  李慶安笑了笑,給他解釋道:“突厥分裂後,部族眾多,基本上都是各成壹派,回紇人雖強大,但它們也不過是其中壹支,正因為部族眾多,所以各部族之間爾虞我詐,互相利用,互相傾軋,就像史思明藏在陰山內,他就是想等我們將回紇擊潰,他再收拾回紇,稱霸草原,回紇其實也壹樣,他最初急著出兵,是想收服史思明和其他幾部突厥,可發現我們已經出兵,他便便遲遲不來了,卻又不肯回去,就躲在陰山內等待我們過去,然後他們再出來搶掠被俘的突厥子民,我估計這就是他的目的。”
  “難道他不怕老巢再壹次被偷襲嗎?就像上次壹樣?”李晟還是有些看不透。
  “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我是本來就要出兵北伐回紇,他還以為我是臨時調兵防禦他南下,那樣,同羅遠在西方,北庭軍隊也不來及,只有居延海地壹萬多沙陀人,他不怕,如果他知道我早在冬天時便開始從北庭和同羅等地調兵,我估計他死也不敢離開翰耳朵八裏壹步。”
  打了多年的交道,李慶安已經看透了葛勒可汗內心的自卑和黑暗,他就像壹條既貪婪又怯弱的狗,縮在陰山內等待壹口殘羹剩飯出現,可現在,他自己也成了被獵殺的目標。
  這時,李晟仔細看了看沙盤,對李慶安建議道:“上將軍,我有壹個建議,可以全殲回紇軍。”
  “妳說!”李慶安對李晟的戰術還是十分佩服。
  李晟用木桿指著九十九裏泉道:“上將軍發現沒有,其實回紇軍躲藏的地方離李光弼將軍的駐地很近,相距只有四百余裏,或許正如上將軍所言,他們還是想吃掉突厥被俘牧民,如果這時候李光弼將軍向後撤軍,將幾十萬突厥男女留在九十九泉,作為壹個誘餌,我想即使回紇不會壹下子沖上去吃掉誘餌,也會在壹旁虎視眈眈,等待機會……”
  “然後呢?”
  李慶安對李晟的建議非常有興趣,李晟說得非常對,回紇人就像草原狼壹樣多疑、貪婪,看見有獵物就不會輕易離去,也不會輕易下口。
  “然後……”
  李晟用木桿壹指諾真水城,“然後我們再從這裏迅速越過陰山,到回紇人的後方截斷它們的退路,這時李光弼的大軍再重新壓上,我們三十萬大軍便可將回紇人困死在陰山中。”
  “妙!此計大妙!”
  李慶安擊掌稱贊,李晟不愧是名將,聽完自己分析回紇人的心理,便能舉壹反三,果然厲害。
  “就按照妳的辦法行事,妳現在立刻去整軍,我寫信給李光弼!”
  ……
  李慶安采納了李晟的建議,唐軍開始行動了,當天夜裏,十五萬唐軍連夜出發,留下壹座巨大的空營和五千軍馬,用以迷惑回紇人探子。
  五天後,大軍越過了陰山,調頭向東而去,就在李慶安率大軍向北進發之時,李光弼也接到了李慶安的命令,他命令將三十萬突厥人老弱婦孺留在九十九泉,他自己則率領十五萬大軍押解著十余萬突厥青壯向南撤軍,用三十余萬人的突厥婦孺作為誘餌,來引誘回紇人的捕食,只留下不到壹萬軍駐守。
  李晟這條計策的核心,就在於讓回紇留在陰山內不離去,給唐軍的包圍爭取時間,正如李慶安對突厥人的了解,回紇人也是突厥人壹支,他們以狼為崇拜,狼的最大特點就是多疑而善於等待,它們壹旦發現獵物就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耐心等待機會,會仔細觀察周圍是否安全,等到了十足的把握後,再向獵物閃電般突襲。
  這些狼的特性,在回紇人的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回紇大營內,葛勒可汗已經得知了唐軍大軍撤離九十九泉的消息,向南而去,現在那裏還有數十萬沒有來得及撤離的突厥婦孺,另外只剩下不到壹萬的唐軍。
  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唐軍在先撤離壹部分突厥人,為什麽不撤婦孺而撤青壯,極可能是唐軍怕突厥人鬧事而采取的分離法,用婦孺來作人質,要挾青壯聽話南下,這是安西軍的壹貫做法,在安西時他們也是這樣對付吐蕃人,分離婦孺,讓吐蕃青壯男子為他們乖乖開礦。
  難道這壹次也是這樣嗎?
  葛勒可汗心中充滿了疑惑,他覺得唐軍不該這麽輕易把人留在草原上,或許有陰謀,但幾十萬婦孺無疑又強烈地誘惑著他,婦女和兒童對任何壹個草原民族都是巨大的誘惑,意味著人口繁衍滋生,就這麽疑惑和擔憂,又充滿了攫取這些人口的欲望,他這次率軍南下的目的,就是為了吃掉史思明和內附大唐的突厥人,史思明他已經沒有希望,但這些突厥人他就無論如何不甘心放棄了。
  他就這麽猶豫地觀察著情況,將壹支又壹支的回紇探子派去了九十九泉及其周圍,就像狼群也有探狼在刺探獵物壹樣,而黑城那邊另壹支唐軍在覆滅史思明大軍後,便壹直在整軍休息,並沒有北去的跡象。
  回紇大軍在懷疑和巨大的誘惑中等待機會,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自己已經成了唐軍的獵物。
  又過了近十天,葛勒可汗再也忍不住,他率十萬大軍離開陰山,準備南下九十九泉攫取這數十萬突厥婦孺、這個讓他們無比眼紅的獵物,壹個令他既懊悔又震驚的消息傳來,唐軍的十幾萬大軍又殺回來了,而且速度極快,正向他們這邊殺來。
  葛勒可汗又悔又恨,他在猶豫觀望中失去了壹個巨大的財富,如果他當初當機立斷南下掠奪人口,那現在他已經在返回翰兒朵八裏的途中了,他喪失了機會。
  葛勒可汗知道沒有機會了,當他返回駐地,準備越過陰山回翰兒朵八裏時,壹個更可怕的消息傳來,嚇得他心都要停止跳動了,另壹支十幾萬人的唐軍已經截斷了北邊的出口。
  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他急要向南突圍,而這時,李光弼的十五萬大軍已經追上了他,十幾萬大軍堵在陰山南面。
  壹北壹南,三十萬唐軍將十萬突厥主力圍堵在壹條,長壹百余裏,寬二十裏的陰山峽谷之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