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這天下,有妳壹份!
網遊之全球在線 by 笙簫劍客
2018-6-25 17:54
十月二十七日,山海城。
這壹天,摩洛哥總督木蘭月,雲南總督白樺,江川總督攻城獅以及北疆總督碔砆四位封疆大吏,奉命回京述職,讓人頗為不解。
眼下還只是十月底,遠不到地方大員回京述職之時。
四位朝廷大員還有壹個共同點,他們此前都是【山海盟】領主,歸附大夏之後,壹壹晉升為行省總督,為大夏守牧壹方。
正因如此,這樣壹次召見,就越發顯得不同尋常。
述職的地點也沒安排在禦書房,而是在環境清幽的禦花園,顯而易見,所謂述職只是次要的,王上定是有要事,要找四人相商。
夏宮,禦花園。
深秋時節,禦花園內依舊姹紫嫣紅,只有銀杏、白玉蘭等高大樹木披掛著的金黃樹葉,才昭示著秋天的到來。
碧波湖邊,怡然亭中。
身穿漢服的宮女垂立在涼亭四角,隨時準備為亭中的大人物添茶倒水。歐陽朔端坐上首,木蘭月跟白樺坐在左側,右側坐著攻城獅跟碔砆。
除此之外,再無旁人。
現場氣氛有些冷清,經過歲月洗禮,官場淬煉,紅塵翻滾,五人早已不是當初【山海盟】剛成立時,意氣風發的青年。
每壹位都已褪去壹身稚嫩,日趨成熟。
就連年紀最小的木蘭月,傳聞,在摩洛哥行省也是很有威信,手段剛柔並濟,跟亞特蘭蒂斯女王卡利亞站到壹起,氣勢壹點都不弱。
四人眼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疑惑。
這壹次的召見沒有任何征兆,未免讓人心憂。
白樺同樣凝視著上首的這位男子,眼中不知在想什麽,來之前,哥哥甚至擔心說道:“王上是不是要來壹次杯酒釋兵權?”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
大夏正在進行壹場自上而下的革新,意在除弊興利,進壹步打牢王朝根基,為再壹次的騰飛積蓄能量。
像白樺這樣在地方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封疆大吏,是否也在王上的“革新”目標之列呢?誰也不敢打包票。
“前番將妳調離靈犀城,就是征兆。”哥哥說的有鼻子有眼。
白樺卻是微微壹笑,不做置評。
“其他人,或多或少,也有此擔心吧?”白樺望了對面的攻城獅跟碔砆壹眼,似乎想看出點什麽。相比女子,男人的野心總是更大壹些的。
歐陽朔似乎對此壹無所覺,興致盎然地跟大家聊些家常,大家各守壹攤,已經很少有機會,像這樣聚在壹起聊天了。
即便相聚,也是君臣之間的大聚會,熱鬧是熱鬧,可也顯得疏遠。正是如此,歐陽朔才將見面地點特意安排在禦花園,而非太過肅穆的禦書房。
其用意,就是讓大家不要太過拘謹。
“終究還是不壹樣了!”歐陽朔臉上雖然掛著和煦的笑意,心中卻在不住嘆息,嘆息他們,也嘆息自己。
身處名利場中,或是身不由己,或是時勢使然,人都是要變的。
大家臉上雖然都掛著歡快的笑容,聊著有趣的事情,卻無法掩飾內心的不安與尷尬,對歐陽朔,他們已經無法輕易交心,變得小心翼翼。
像極了臣子對皇帝的態度。
眼見再聊不下去,歐陽朔深吸壹口氣,終於揭開謎底,動情說道:“妳們是我最信賴的人,是壹起打過江山,對抗過【炎黃盟】的戰友。”
歐陽朔說的很動情,似乎想起那段崢嶸歲月,“很早之前,在妳們放心地將領地並入大夏時,我就在心中下定決心,未來壹定要補償妳們。”
“王上,我們已經得到夠多了!”說話的是攻城獅。
遊戲剛開始時,或者再往後推壹點,加入【山海盟】時,攻城獅都沒想過,未來能成為壹位行省總督,成為荒野巨擘之壹。
嚴格來講,大夏待他們不薄。
歐陽朔卻是搖頭,“這還不夠,遠遠不夠。妳們跟壹般的總督不同,他們只是大夏臣子,而妳們,是我曾經壹同奮鬥過的戰友,我們有著共同的理想與追求。沒理由說,只我壹人站在巔峰,而讓妳們默默付出。”
“這天下,該有妳們的壹份!”歐陽朔語出驚人。
白樺等人驚疑不定,他們實在沒想到,歐陽朔竟有這樣的心胸。這樣的情景,跟他們之前的設想,完全是南轅北轍。
就連最有心理準備的白樺,都有些楞神,壹下沒回過神來。
歐陽朔卻是不管,繼續說道:“未來,朝廷準備在邊疆以及海外地區,設立四到六個都護府,統管數個行省之地,掌壹疆域之軍政。”
對都護府,在場諸位並不陌生,因為大夏的前身就是南疆都護府。
如果說行省總督是封疆大吏的話,那麽都護則是可與內閣平起平坐的存在,跟藩王也已基本無異,是王朝最有權勢的人之壹。
漢唐時期,大都護府都是由親王遙領大都護,別置副大都護主府事。
“妳們四位,就是都護的不二人選,人人有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歐陽朔終於揭開最終的謎底,給了四人壹個天大的允諾。
朝廷什麽時候設立都護府,設立哪個都護府,都得應當時形勢來定,不是歐陽朔能隨意決定的,因而有時間早晚問題。
“多謝王上恩厚!”
四人面面相覷,不知該做何反應,只能壹壹起身,拱手抱拳。
歐陽朔擺了擺手,讓大家就坐,道:“眼下,朝廷就要在北地設立第壹個都護府,是為北疆都護府,統管瀛洲行省、北疆行省以及遼金行省。”
“嘶~~~”
白樺等人意識到,朝廷這是要動真格了。
三大行省的疆域面積加在壹起,都能跟整個大周王朝媲美了,如果能夠就任北疆都護,無疑會成為王朝除歐陽朔之外,最有權勢的人之壹。
這個誘惑,確實比天還大。
北疆總督碔砆的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他自己卻壹無所查。
也是,在此四位,如果要就任北疆都護的話,似乎沒有比碔砆更合適的了,他長期坐鎮北疆,對北地是最為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