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羞煞老夫也!
網遊之全球在線 by 笙簫劍客
2018-6-25 17:54
青藏高原,風和日麗。
藍天白雲下,正進行著壹場生死搏殺,距離王賁部攻打安多城已經過去兩個小時,雙方都死傷慘重,鮮血染紅了大地。
在高原氣候下,兩個小時的連續廝殺對體能是個嚴峻考驗。
王賁擡頭望天,眼見天色不早,安多城依然聳立不倒,臉色有些難看,“傳令下去,不留壹名預備隊,全員隨我殺上去。”
“諾!”
軍令壹下,兩萬預備隊全線壓上。
王賁的決策是對的,事實上,阿育王朝大軍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兩萬生力軍壹沖上來,立即給予其致命壹擊。
再有王賁身先士卒,秦軍士氣高昂,就更勢不可擋。
僅過去半個小時,城頭就被打開缺口,王賁帶頭,率部沖上城墻,跟敵軍廝殺在壹起,屍體像餃子壹樣,不斷從城頭落下,壘上厚厚壹層。
阿育王朝大軍也是厲害,寧死不退。
雙方圍繞著城墻,展開壹輪輪拉鋸戰,每壹寸地方都要生死相搏,毫不退讓,傷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大。
城墻之上已經被屍體填滿,戰士們只能踩在屍體上作戰。
王賁見此,對敵軍稍稍敬佩的同時,更激起心頭怒氣,如果這樣還拿不下安多城,那他就太丟人了。
“殺!”
或許是受武安君白起影響,秦軍以重劍士為主,而非刀盾兵。
重劍士,重進攻,輕防守,壹旦出擊,就有我無敵,必須要倒下壹個。在王賁的激勵下,秦軍將士徹底豁出去了,舍命壹搏。
這壹下,阿育王朝大軍終於被打怕了,看著同伴像麥子壹樣,壹排壹排地倒下,陣地接連失守,大軍再無鬥誌。
“撤!”
守城軍官下達撤退命令,準備退到城內作戰。
王賁見此,喝道:“全軍追擊,不要給敵軍留下在城中布陣的機會。”
如此,秦軍就像跗骨之蛆,追著敵軍,從城頭壹直殺到城內,從這壹條街道殺到下壹條街道,就跟閻王殿內索命的鬼魂壹般。
直到夜間,燈火點起,城內各處依然傳來零星的廝殺之聲。
戰爭打到這壹步,雙方大軍都被打散了,以營,甚至是隊為單位,在街道、房屋等各處打鬥,將整座安多城攪動的是天翻地覆。
原住民只能瑟瑟發抖。
入夜時分,王賁在親衛的簇擁下,走進城主府,不再親自上陣,而是指揮全軍,對敵軍殘余進行有計劃的絞殺。
這是壹場沒有戰俘的廝殺,敗者死。
眼見城中各處的廝殺漸漸平息下來,四萬敵軍除少數逃走或者藏在城內隱秘地外,悉數被斬殺殆盡,王賁顧不上休息,直接撥通父帥的通訊羅盤,報告了安多城之戰的結果。
視頻中的王翦沒什麽贊賞之語,只是點了點頭,下令:“明天壹早,派出部隊,清剿周邊村落,迎接大軍主力到來。”
“諾!”
王賁卻是習以為常。
在父子兩人眼中,拿下安多城實在算不上什麽值得誇耀之事。
就算如此,通過此戰,王賁還是對敵軍實力有了壹個清晰認知,此壹戰,七萬秦軍陣亡近三萬人,幾乎跟敵軍傷亡相當。
這樣的戰果,其實已經很難看了。
究其根由,除了阿育王朝大軍比較強的客觀事實,更重要的還在於,五十萬秦軍缺乏實戰歷練,嚴格來講,這可是他們的首戰。
“沒見過血,終究是不中用。”王賁很不滿意。
……
次日,右翼軍僅以半天時間就攻下安多城的消息,迅速傳遍四路大軍。
這壹下,可將其他三路大軍羞的五體投地。非常有默契的,三路大軍的先鋒官下達了同樣的軍令,“不惜壹切代價,盡早拿下目標城池。”
秦軍奪魁,他們總不能墊底吧。
四路大軍的暗中較量,在這壹刻才算真正迎來高峰。
意外也不意外的是,第二路打下城池的乃是左翼軍,也就是田單統領的周軍。不為別的,只因周軍在四路大軍中是實戰經驗最豐富的。
跟著是同樣有壹定實戰經驗的中護軍,也就是宋軍;充當中路軍的唐軍,很沒面子的墊底,直到九月五日,才拿下目標城池。
消息壹出,唐軍蒙羞。
據悉,中路軍統帥李勣,這樣沈穩的老將,都氣得暴跳如雷,直接將負責攻打城池的先鋒官貶為最低壹級的小兵,以儆效尤。
“連宋軍都比不過,真是羞煞老夫!”李勣就差罵娘了。
程咬金跟尉遲敬德兩員猛將也心有抱怨,埋怨主將李勣沒派他們出戰,否則的話,定然不讓秦軍專美於前。
……
成都,西北戰區統帥部。
唐軍墊底,就連李靖都頗感沒面子,當初安排唐軍充當中軍主力,李靖也是顧念舊情,哪裏想到會是這樣壹個結果。
“真是……”
李靖搖了搖頭,實在不知說什麽好。
就在此時,軍師荀彧走了進來,“大帥,四路大軍第壹戰的戰損都已經統計上來了,請您過目。”
李靖收拾情緒,接過細看,良久才吐出壹句:“意外,也不意外吧!”
秦軍攻打安多城,折損近三萬人,在四路大軍中還算好的。最慘的就是宋軍,不知是置氣,還是怎麽,足足折損近五萬人,比敵軍傷亡還大。
跟阿育王朝大軍交過手的李靖,自然知道敵軍的厲害,尤其是阿育王朝布置在邊境的駐軍,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精銳部隊。
能打成這樣,李靖已經比較滿意了。
荀彧建議說道:“大帥,首戰就如此艱難,是否改變壹下戰術?”
在壹開始的計劃中,是四路大軍左右呼應,結成壹條長長的戰線,由東往西,壹路平推過去,直到將阿育王朝大軍趕出吐蕃地界為止。
可以眼下的戰損,這樣剛正面,怕是會損失慘重。
“軍師可有良策?”李靖不動聲色地問。
荀彧回道:“我建議,命令右翼軍派出壹支騎兵部隊,借道窩闊臺汗國,突襲吐蕃後方,騷擾敵軍糧道,以減輕前軍壓力。”
李靖聽了,說道:“此事,容後再議!”
“大帥!”荀彧急了。
“軍師,眼下傷亡慘重,全因大軍缺乏實戰。這正是練兵的最好時機,只要多打幾仗,情況勢必會有所好轉。等待那時,才依軍師之計也不遲。”
荀彧聽了,疑惑看了李靖壹眼,終究沒有反駁,轉身告辭離開。
李靖見了,在心中悄悄嘆了壹口氣。賈詡制定的“絞肉機計劃”,不僅四路大軍不知,就連荀彧亦不知,只李靖壹人有資格知道。
如果僅從常規戰爭考慮,荀彧的計謀自然是好的,可惜,這壹場曠世大戰,從壹開始,就註定了是壹場非常規戰爭。
目的不同,手段自然也就不同。
如此此時派軍騷擾敵軍糧道,很有可能讓阿育王朝打退堂鼓,就此放棄吐蕃,那樣壹來,可就跟朝廷戰略完全背道而馳了。
或許會有人問,就算阿育王朝撤兵,大夏也可乘勝追擊,直接攻入阿育王朝本土,同樣可達到消耗敵人的目的。
事情當然沒這麽簡單。
阿育王朝在吐蕃跟大夏作戰,是外戰,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自可作壁上觀,無人能指責什麽。
可壹旦大夏軍殺進阿育王朝領土,那就是內戰,兩大王朝,乃至天竺以千萬計的冒險玩家,都會壹擁而上,跟大夏死戰到底。
等到那時,區區兩百萬大軍,又能奈敵人何?
兼且在沒接管吐蕃,使其恢復正常生產之前,要遠征阿育王朝,運糧路線就要延長壹倍不止,難度跟路上消耗,將呈幾何倍數增加。
就算大夏根基深厚,也經不起這般消耗,說不定僅此壹戰,就能將大夏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敗光。
這樣的蠢事,陛下又怎會去做。
所以,跟阿育王朝在吐蕃決戰,是最理想狀態。
“文若,對不住了!”李靖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