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九十九章 以後我不收禮了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7

  “第壹,不許對外公布我的生辰,也不許公布夫人們的,更不許泄露小姐和少爺的……總之三節兩壽什麽的壹律不許。”
  “第二,過往冰敬,年敬,炭敬自我上任後,壹律謝絕不收。”
  “第三,不論任何人等拜訪於我,不得收取門包,尤其我身邊的人不得私受他人錢財,壹經發現,嚴懲不怠!”
  前往保定的馬車上,賈六正在就新官上任註意事項做交待。
  梵偉、栓柱、保柱、紮木爾四人團擠在對面,兩個識字的認真作記錄,兩個不識字的在那努力做傾聽狀,並不時點頭。
  聽沒聽進去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
  保柱覺得自己得講兩句,便輕咳壹聲,道:“大人,千裏做官只為財,這不收那不收,我們……大人豈不是虧了?”
  “虧了我壹個,幸福千萬家……沒什麽虧不虧的,我要掙的是大錢,不是小錢……那個以後妳要講話就舉手,不要咳嗽,妳是大人還是我是大人?”
  賈六端起茶壺直接對嘴來了壹口。
  這要擱他前世隨意打斷領導說話,再大的能耐也得窩著。
  他雖然不喜歡官僚作風,但壹把手幹久了,難免也有些動搖。
  所以說官場就是大染缸,能保持初心者屈指可數。
  壹百個官,能有三五個清廉的,都是國家大幸了。
  又吩咐栓柱和梵偉到了保定後,後者負責接管原直隸總督僚屬,也就是直隸總督衙門下設機構及辦公廳。
  相當於縣衙的三班六房。
  幾百年後將國家工作人員分成公務員同事業編制,這會本質上差不多。
  不過壹般意義上從七品以上才能叫官,從七品以下只能叫吏。
  通常壹個縣的佐貳官就三到四人,壹是縣令,二是縣丞,三是主薄,四是典史。
  縣令主抓全面工作;
  縣丞主管賦稅、人口;
  主薄負責水利、糧馬、派差;
  等於兩個副縣長。
  排名以資歷為標準,通常是由舉人擔任。
  有些大縣、發達縣高配進士。
  典史則負責緝捕,也就是公安局長。
  四人中,典史不是官,而是吏的頭目,沒有品級,屬不入流。
  三班六房的“三班”指的是“皂、壯、快班”,其實就是衙役、鄉捕,類似刑偵、治安、稅務局的機構。
  裏面的人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屬於幫閑。
  只不過這些幫閑有國家發給的衣服,掌握了國家賦予他們的某些特殊權力。
  沒有這身衣服,誰都敢打。
  有,馬大佬見著了都得繞道。
  “六房”指的是吏、戶、禮、兵、刑、工房,全面覆蓋壹個地方大到生死,小到吃喝所有環節。
  辦事員叫書辦胥吏,需要壹定文化,最低也得是個童生,因為六房需要壹定的業務能力。
  封建時代,三班可能時有更替,六房基本上是被地方鄉紳壟斷的行業。
  家裏沒點關系的想進都進不了。
  縣往上州府乃至省,都配有三班六房這個僚屬機構,只是叫法不同。
  國家運轉明面上看起來是壹層層的官負責,實際則是壹層層的僚屬機構從上而下施展。
  沒有這些機構,賈六這個總督大人的命令都不定能出保定城。
  所謂治理國家,治理地方,說白了是治理人。
  因此,賈六想要把這個總督做實了,做強了,做美了,第壹步就是必須全面接管總督衙門下設機構。
  做到總督衙門行政運行快速化,效率化,之後才能對職權範圍內的下屬單位進行系列改革。
  栓柱則組織賈辦進場熟悉總督衙門工作流程,等業務方面順手後逐步接替總督衙門下屬機構。
  “原機構辦事人員,要組織壹次考試,考試合格留任,不合格的……”
  賈六原是要說將不合格的全部開除,但壹想這不符合他寬政的工作姿態,便讓梵偉將不合格的往下分配。
  就是從省裏分到市縣,甚至鄉鎮。
  這年頭文盲率太高,會寫字的都叫高端人材,沒必要把人家壹棍子打死。
  壹個剛上任就砸人飯碗的大人,顯然不是壹個好大人。
  這是行政方面的初步安排,軍隊方面須緩壹下,不宜操之過急。
  這次隨賈六前往保定的是四個營護軍,連同衛隊有兩千多人,可以說現任封疆大吏除了豐升額那個異種,沒別人上任有賈六這麽拉風了。
  “妳們倆先下去,臥龍鳳雛留下。”
  賈六讓保柱同紮木爾下去傳達他的指示精神,不但是到保定後衛隊同護軍要秋毫無犯,沿途更是不得侵攏地方。
  “告訴弟兄們,眼下開春麥子正長,倘若有誰踐踏民田,我這個總督大人縱是不砍他腦袋,也得割了他辮子!”
  說完朝後面跟著的馬車嫖了眼。
  伊江阿打出京後除了中途休息下來撒泡尿,其余時間多在車廂裏研究佛法。
  為了給這位新晉滿章京解解樂子,賈六特意讓人給他送了千佛名經壹部。
  佛經乍看倒是普通,就是裏面真的夾了千兩銀票三張。
  賈六是規定不許人給他送禮,但沒規定自己不給別人送禮。
  伊江阿雖只是四品章京,但他爹永貴是戶部尚書,賈六要在直隸搞工業,不可能不同戶部打交道,左右之前與伊江阿也狼狽為奸過,索性繼續奸下去,不使這份友情隨著時間淡化。
  送禮這東西很講究,比如信封上要寫“梅花詩八韻”,說明裏面就是八兩銀票壹張。要是寫耳順則是六十兩,六十而耳順嘛……
  千佛名經,就是千兩起步,這已經是王公大臣送禮的待遇了。
  然而賈六這邊卻又提高幾個檔次,直接皇帝送禮待遇。
  常規千兩,他就三千兩。
  總之,他不允許有人送禮比他還拉風。
  正如他可能記不得誰送多少錢給他,但他肯定記得誰沒送壹樣。
  送禮嘛,要麽別送,要送,就得突出印象,讓人深刻。
  伊江阿這會肯定很深刻。
  兵部那個職方司郎中玉保因為品級關系,以及沒後臺原因,賈六當然不會當冤大頭也給他送三千兩,只叫栓柱去給對方送了個耳順。
  六十兩足夠打發了。
  “我就任之後,全省財政必須摸清,妳們費些心思找些專業人材給我搞壹搞,嗯,可以直隸財政司名義辦事……”
  “大人,這兩天我理了下,直隸財政主要收入來自地丁銀、耗羨銀、鹽課、關稅四個方面,大致每年賦稅收入四百萬兩左右,其它如蘆課、魚課、茶課、落地雜稅,契稅、牙當礦稅合壹塊,不到三十萬兩……”
  直隸財政賈六聽奎尼講過壹些,大致屬於財政持平省,就是既不屬於江蘇、浙江這種財政富裕有能力往國庫上交的省份,也不屬於四川、廣西這種財政赤字伸手跟朝廷要錢的省份,勉強混了個溫飽。
  這個倒也符合賈六的認知。
  直隸這個地盤其實就是以河北為主,以天津為輔,另外還有壹些山西、內蒙、河南地盤的大省。
  經濟上最好的地方肯定是天津那邊,其它地方卻是壹般般,不少地方甚至相當長的時間內屬於貧困地區。
  沒辦法,誰讓直隸的精華順天府不歸賈六管呢,而且鄰近順天府的直隸所屬州縣的良田,有壹半在國初就被八旗圈占了。
  封建時代,地稅肯定是最大的財政收入來源。
  良田成了旗產,當然會減少直隸財政收入。
  賈六把地圖看爛了,得出的結果還是必須在直隸發展工業,從而帶動直隸經濟騰飛,否則,這片區域因為京師的存在,老百姓甭想過上好日子。
  他要不著手改變,任由歷史往前發展,最終直隸地區的百姓就是以打工為掙錢的主要門道,地方想發展工業都沒可能。
  “富中堂免我今年夏稅,屆時能夠動用的資金肯定要多壹些,妳們到地方後把賬盤壹下,要給我個準確的收入與支出細表,收多少,收在哪裏,支多少,又支在哪裏,賬目必須分明。”
  賈六現在只是將自己的大致思路給臥龍鳳雛講壹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人都沒到單位呢,哪裏可能壹揮手打個噴嚏全省為之震動呢。
  梵偉說省財政支出最大頭無非三塊,壹是官員俸祿開支;二是駐軍錢糧開支;三是水利河道開支。
  這三個開支也是維系壹個王朝穩定的根本。
  但這三個開支往往理不清,或者說理不順,而不管是哪塊的開支都會起蝴蝶效應,導致出現災難後果。
  駐軍工資發不出自不必說,直接出人命。
  水利河道開支這壹塊也重要,要是因為工程款撥付不到位導致水利設施出問題,引發洪災什麽的肯定會有流民,也要命。
  官員俸祿這壹塊,倒是有很大文章可做。
  原因在於大清對官員工資開支不透明,稀裏糊塗。
  也就是官員收入最大的部分養廉銀存在人為操作空間。
  因為清廷規定養廉銀是正式工資的十到壹千倍。
  那究竟是給十倍還是壹千倍,便大有文章可做了。
  賈六打算在養廉銀著手,破天荒的在直隸首創工資壹體化,也就是給官員發多少養廉銀定個制度,而不是從前看人下菜。
  正議著如何將直隸打造為公務員工資透明省時,前方來報,說是涿州官紳聽說新任總督大人打這過,特意前來拜見總督大人。
  就是希望總督大人能夠接見他們壹下,順便給他們講幾句。
  “都是地方父老,也都是地方幹材,今後我的工作還要靠他們多多支持,既然來了,就下去見見吧。”
  賈六本不想去見涿州的這幫人,但架不住栓柱在邊上說什麽來都來了,於是無奈下車在眾人簇擁下過去看壹看。
  來都來了這話,不知道誤了多少有誌青年。
  到地方壹看,涿州知州吳同明領著壹幫佐貳官,並同幾十個當地有頭有臉的士紳正恭敬侯著。
  接下來也是老壹套,無非是先行禮,然後說什麽總督大人前來保定上任辛苦什麽的,地方怎麽怎麽的,最後則是按官場慣例奉上了壹堆錢財。
  有箱子裝的銀錠,也有竹筐裝的銅錢。
  銀錠肯定是孝敬總督大人的,銅錢則是慰問總督大人隨行的。
  只是沒想到總督大人隨行隊伍多達三千人,所以銅錢準備的明顯不夠,約摸十來筐吧。
  賈六輕咳壹聲,栓柱立時上前揚聲道:“我家大人有言在先,此來保定就職以往官場慣例概不遵從,還請各位將送來的東西拿回去!若是有心,治理好地方,善待好百姓便是!”
  這話壹說,頓時現場響起如雲般的掌聲以及阿諛奉承聲。
  聽得賈六覺得自己好像兩腳離地了,要飄。
  果然,人就聽不得真話。
  然而,涿州官紳稱頌了壹番新任總督大人廉潔奉公後,卻還是強烈要求總督大人必須把東西收下,說什麽都是地方心意雲雲,總督大人要是不拿的話,未免寒了地方的心。
  栓柱拿不定主意,扭頭看少爺。
  後方的伊江阿和玉保叫這邊動靜驚動,也摸了過來。
  “罷了,”
  賈六這人壞就壞在心軟,也見不得別人為難,徑直來到堆放錢財的地方,先是看了眼十幾個銀箱,估計大概也就三四千兩的樣子,還真是官場慣例的迎來接往。
  不多,畢竟自己這個總督級別擺在這呢。
  銅錢加壹塊頂天三四百兩。
  栓柱見少爺面有遲疑,便貼心低聲道:“少爺,反正妳還沒上任,要不就收了吧?等上了任不收便是。”
  “妳當我說話是放屁?”
  賈六瞪了眼財迷心竅竟想壞他道心的栓柱,眉頭微皺,轉身看向壹眾面帶親切笑容看著他的涿州官紳,“既然如此,那本官也不好叫妳們寒心,這樣吧,銅錢我收下,銀箱妳們拿回去。”
  涿州官紳顯然不認同總督大人收小不收大的舉動,正欲公推吳知州勸諫,卻見總督大人臉已經掛了下來,大有再敢進言者就地打板子的姿態,頓時嚇得不敢吱聲。
  吳知州也是趕緊叫人將銀箱擡走,免得汙了總督大人的慧眼。
  賈六這邊象征性的同涿州官紳講了幾句,真就幾句,壹句沒多講,因為天冷影響他說話的速度,沒辦法發揮。
  愉快的畫面很快結束。
  回馬車的路上,梵偉不解:“大人,您要麽不收,要麽全收,光收銅錢……”
  意思這樣做不符合不收禮的規定。
  “妳們有所不知,銅錢乃我朝法定貨幣,我大清任何人等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本官身為直隸總督,怎麽能知法犯法呢。”
  言罷,邁上車箱,捧起暖壺繼續取暖。
  車外,梵偉同栓柱彼此看了壹眼,均是從對方眼中發現商機:是不是以後他們收別人的銅錢就不算違反大人的規定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