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輔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煉汞燒丹,首輔嚴嵩為壹篇青詞絞盡腦汁,   西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30章 嘉靖的肯定

我要做首輔 by 青史盡成灰

2018-8-20 19:39

  價格戰從來都是最殘酷的,各大鹽商投入之後,鹽價迅速跌破壹分銀子,淮安,揚州,泰州,徐州等地相繼出現了用銅錢結算的食鹽,只有八文錢壹斤。至於偏遠壹些的鳳陽等地,也只有壹分二。
  鹽價已經跌破了多年的最低價格,但是勢頭絲毫沒有收斂,道路上突然冒出了無數的馬車,裝得全都是食鹽。
  市面上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這麽多的鹽,以往老百姓都有排隊購買,現在不用了,可以挑挑揀揀,誰家給得分量足,誰家的鹽白,才能吸引來客人。
  每壹天的鹽價,還有市面的反應,都會送到唐毅手上,作為這場戰役的真正操縱者,唐毅十分滿意。
  就在前壹天,淮安的鹽價又跌破了六文錢壹斤,按照唐毅的判斷,這個數字差不多到了極限。
  生產要成本,還要交稅,運費也是壹個大頭兒,再有打點官府同樣要花錢,因此壹斤鹽的成本應該在四到五文,再往下壓,就要賠錢。
  唐毅覺得有必要和王文顯溝通壹下,短兵相接,刺刀見紅,他們究竟能不能撐得住?
  “請大人放心!”
  王文顯帶領著二十幾個富裕的竈戶,壹起拍著胸膛。
  “大人,以往我們沒法自己賣鹽,有多少都要賣給大鹽商,由他們往外面賣,算下來壹斤鹽我們也就賺兩文錢,和現在差不了多少。”
  其他人也紛紛說道:“大人,只要您能罩得住,我們就能撐得住!”
  “好!”
  唐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狹路相逢勇者勝,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讓我們聯手,打壹場漂亮的反擊戰!”
  唐毅的熱情感染了每壹個人,沒有誰是天生的奴隸,壓迫的越久反抗的就越激烈。這些窮苦竈戶出身的家夥,都帶著壹股子拼命的勁兒頭。
  按照唐毅的部署,下壹階段不再是壓低價格,而是搶占市場,要把大鹽商徹底趕出去。
  除了拼價格,還有拼質量,還要拼服務!
  唐毅告訴大家夥,暫時吃點苦,受點累,只要把大鹽商擊垮,整個天下的鹽利就是大家夥的!
  妳們生產食鹽,妳們辛辛苦苦,憑什麽鹽利的大頭兒要給別人?妳們願意生生世世,都給大鹽商幹活效力嗎?妳們就不想想自己的子孫後代嗎?
  吳天成在旁邊聽著,都覺得熱血沸騰。恍惚間,仿佛看到唐毅當年面對著壹群難民精彩絕倫的鼓動,當年就鼓動出來壹個交通行,如今又會如何,真是令人期待啊!
  ……
  殘酷的價格戰進行了壹個月,王履太等人再度盤點賬目,全哭了。
  比起上壹個月,銷量又縮減了壹半!照這個勢頭,不用年底,他們就徹底從食鹽市場上滾蛋了。
  王履太郁悶吐血,又百思不解,明明都把價錢降下來了,怎麽還是賣不出去?
  他讓手下人立刻調查原因,等到結果送上來。
  以往大鹽商壟斷經營,食鹽的質量很差,壹斤鹽有半斤沙,還混著泥土,草末,骯臟無比,老百姓沒得選擇,只能忍痛買下質次價高的鹽。
  而他們的對手呢,不但價格低,還都是幹凈潔白的食鹽,沒有任何雜質。同樣的價格,誰還會買他們的。
  王履太氣得壹跺腳,“我們上當了!”
  作為食物鏈的頂端,這些大鹽商是不屑於經營鹽場的,他們只要從竈戶手裏收鹽,拿去販賣就足夠了。
  可是眼下呢,壹部分竈戶起來造反了,另壹部分竈戶雖然沒有壹起跟隨,但是他們在出售食鹽的時候,也有了傾向。
  給大鹽商的還是以往的食鹽,混著泥土沙子,而真正優質的食鹽,都落到了王文顯這些人的手裏。
  當然,想要好的食鹽可以,加價就是了。
  可壹旦加了價錢,鹽價又要漲上去?
  讓妳左右為難,吃不下吐不出,如鯁在喉,別提多難受了。
  正是典型的唐氏作風。
  王文顯曾經提議,聯合所有竈戶,壹起停止供應食鹽。被唐毅給禁止了,壹來竈戶太多,沒法形成壹個拳頭,二來也不能壹下子就把大鹽商給逼上絕路,魚死網破。
  唐毅采取了摻沙子的做法,沒有跳出來的竈戶也有自己的算盤。他們不想和大鹽商撕破臉皮,但是同伴們要真是打贏了,他們也能跟著喝湯。
  因此這些人順理成章,把好的食鹽給了同伴,充當起了提供彈藥的後勤角色。
  真是處心積慮啊!
  王履太總算是領教了唐毅的厲害,難怪王崇古他們都對這小子忌憚無比,他下手可真黑啊!
  不過妳也別太小看了我們,王履太思索了再三,叫手下人,給他備了馬車,直接去找鄢懋卿。
  他們足足談了壹整夜,從第二天開始,兩淮鹽運司下屬的官方竈戶,開足馬力,全力生產食鹽,供應大鹽商。
  鹽運司加入,使得大鹽商手裏多了壹張好牌。
  至少他們掌握了直接的食鹽供應,但是官方竈戶效率低下,生產出來的食鹽質量不高,和對手競爭起來,還處在劣勢。
  無奈,王履太只能從口袋裏掏出大把的銀子,補貼官方竈戶。同時鄢懋卿也不顧壹切,強征民戶,充當竈戶,補充產量。
  整個八月份,大鹽商總算是勉強穩住了針腳。
  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對方又發招了。
  這壹次唐毅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活動,凡是購買五十斤以上者,都可以送貨上門。
  另外唐毅還拋出了另壹個殺手鐧,那就是農村市場。
  對於很多窮苦的農村來說,連個雜貨鋪子都沒有,缺少什麽,都要到城裏去買,壹家人,幾十斤,上百斤的鹽,背著走幾十裏,壹點也不輕松。
  王文顯等人的手下,別的不多,壹個是鹽多,再有就是人多!好些竈戶家裏都有年輕力壯的漢子,無所事事。這回好了,全都負責送鹽吧!
  他們每個人都穿著整齊的藍布馬甲,走街串巷,給酒店飯館送鹽上門,還有人趕著馬車,到鄉下送鹽。
  什麽叫打蛇七寸,這壹招可打到了鹽商的要害,他們能怎麽辦?不跟進,就沒人要妳的鹽。跟進了,上哪找這麽多人手啊?
  而且過去的兩個月,王文顯這夥人在唐毅的指揮之下,越戰越勇,氣勢越來越足。
  原本中立觀望的竈戶也都跟了過去,還有數量驚人的中小鹽商都倒戈了。
  這些中小鹽商多數都是依附大鹽商,他們沒有獨立采購食鹽的能力,只有依靠大鹽商,從他們手裏買些食鹽,然後販賣。
  價格高的時候還好說,人家吃肉,他們喝湯。
  可現在價錢低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他們也無利可圖,甚至要賠本經營。
  怎麽辦?
  有人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只要加入我們,食鹽壹律按照最低價格給妳們,經營困難,還有錢莊貸款,幫著妳們渡過難關。
  中小鹽商追求的不過是活下去而已,他們哪有本錢拒絕。
  多米諾骨牌,倒下去壹個,後面就是壹大串。
  戰到了八月下旬,整個兩淮鹽市,九成都落到了唐毅的掌控之中,他明著推王文顯等人沖鋒陷陣,暗中利用交通行,拉攏中小鹽商,分化瓦解。
  其中的縱橫捭闔,羚羊掛角,天外飛仙……種種招數,讓吳天成看得眼花繚亂,直接給師父跪下了。他先前的那點手段,和唐毅比起,就是幼兒園和博士後的差別。
  打到了最後,大鹽商已經頹然地發現,他們根本沒有正面打贏對手的希望。
  唯有劍走偏鋒,他們鼓動地方官吏,還有禦史言官,上書彈劾唐毅,只要把他趕走,就天下太平了。
  王履太還有幾個大鹽商,焦急等待著唐毅被調回的聖旨,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加唐毅為大理寺少卿的旨意,無疑,這是朝廷對唐毅平抑鹽價成果的大力肯定。
  壹下子把鹽商都給弄蒙了,怎麽屢試不爽的招數怎麽就失效了呢?
  原來唐毅的同年已經成長起來,再加上心學門人,而且鹽商獨吞天下大利,上至嘉靖,下至那些吃著昂貴食鹽的小吏,都對鹽商不滿,正應了那句話:天下人苦鹽久矣!
  尤其是唐毅,壹口氣把食鹽壓倒了六文錢,周邊的鹽價都跟著下跌了不少。
  往常壹動鹽法,鹽價暴漲,民怨沸騰,言官們拿著百姓說事,誰也不敢反駁。
  可這回不同,唐毅動鹽法,結果是鹽價大降。怎麽妳敢說鹽價降不好,要升才好?
  壹句與民爭利,就能把妳問得啞口無言。
  而且鹽價斷崖式下跌,真正讓天下人看清了食鹽究竟有多少暴利,哪怕嚴黨中人,看在眼裏,都羨慕嫉妒恨。
  嚴嵩在嘉靖面前,都只能說要狠狠殺壹殺威風。
  再有唐毅比起以往更加成熟,他在行動之前,給嘉靖上了書,他向嘉靖提出鹽價波動危及社稷,不讓操控鹽價之人受到懲罰,亂局還會接連不斷,稍有不慎,就會激起民變。
  最後唐毅更是大聲疾呼:“百姓苦鹽久矣,鹽價昂貴,罪不在朝廷,不能再替宵小之徒背黑鍋!”
  就是這句話,觸動了嘉靖敏感的神經,是啊,鹽商賺大錢,讓朕挨罵,朕才不是傻瓜呢!
  嘉靖毫不猶豫接受了唐毅的建議,同意他維持半年低價食鹽的主張,並且加封大理寺少卿之職,將刑名大權交給了唐毅。狗頭鍘在手,天下我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