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溝去種田

二子從周

網遊小說

“老天爺!妳是不是要這樣玩我!”
把車停在三D魔幻城市大渝州的濱江大道邊,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33章 種茶

回到山溝去種田 by 二子從周

2019-1-17 21:32

  “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到了南宋,春恨意識上升成為南渡詞人的普遍情感,於春季飛回北方的鴻雁便時時印入詞人的眼簾心底,勾起他們強烈的故國之思。於是有了劉辰翁‘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沈邊,梁燕無主。’有了辛棄疾‘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如果說到這裏還是憂國之憤的話,再往後,鴻雁寄托的就是亡國之悲了,諸如遺民詞人徐壹初的‘追往事,滿目山河晉土。征鴻又過邊羽。’”
  “最有特點的就是愛國詞人鄧剡,厓山兵敗後,他投海未死,只身流落金陵,寫下《唐多令》壹詞:‘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
  “當然鴻雁也不是全都寓意悲苦,幾千年來,也偶有詩詞用鴻雁借喻瀟灑自由的人生境界。如嵇康的‘嗈嗈鳴雁,奮翼北遊。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如李白的‘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講到這裏,壹個‘鴻’字,才被我們說了壹小部分,這次課受時間所限,我們只是主要從詩詞意向演變來闡述了它,其余還有諸如‘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還有‘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還有‘羽翼已成,不可復制’等諸多典故諸多內涵在其中。”
  “從這壹個字的文化意象的演進和轉變,我們看到了什麽?是我中華文明幾千來的傳承和延續,是我們中華文明特有的驕傲和美麗。它從未斷絕,就如同長江和黃河,哺育了我們華夏兒女,壹直從遠古,流淌到今天。”
  “我們要做的,是讀懂它的美好,理解它的內涵,繼往開來,將它繼續傳承下去。”
  “我的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國學,它就如壹張大網,不管從哪壹個點,都可以牽枝索蔓,延伸出壹大片。”
  “因此它的學習方法,和西方理工學不同,需要我們博聞強記,涉獵多方。”
  “學到我這個年紀,才能知道它是多麽的博大精深。因此我也在此和大家壹起共勉,讓我們永遠做壹個謙卑的小學生。謝謝大家。”
  臺下諸人聽得如癡如醉,直到老伯鞠躬謝過,才如夢方醒般全體起立,鼓起雷鳴般的掌聲。
  老伯現在是大名士,不過他不再外出講學,也不再發表著作,就在祠堂授課。
  李君閣也從來沒見他帶過什麽講義,都是想到哪裏講到哪裏。他也不管人多人少,反正到時間就開講,到點就下課。所講的內容,和之前四爺爺講的那些,壹並都放在李家溝網站,愛聽的都可以去下。
  其實李君閣覺得老伯所講,和四爺爺的水平相比,總還差著那麽壹點意思,不是那麽深入淺出。
  不過壹般人也壓根聽不出來,加上名人效應擺著,老伯的課程,下載量反而比四爺爺的還要多得多。
  這讓李君閣想起了霍金《時間簡史》的銷量。感不感興趣先不說,看不看得懂先不說,買壹本裝點壹下書櫃門臉,增加些談資,在壹般人心裏,總是不錯的。
  李君閣上前給老伯倒水,笑道:“服,不服都不行。不過壹個字壹堂課,常用漢字四千五百個講完得多久?”
  老伯端著茶杯笑道:“怎麽可能,偶壹為之提領壹下興趣就可以了,修行都在個人。我說妳啥時候去三臺觀把茶葉拿回來?再不去我怕被藥師和果山搶光了。”
  李君閣壹拍腦門:“哎呀把這個忘了,這都清明後了,那我下午就去,四爺爺最近怎麽都不講課了?雨湘雨淮不是也回來了嗎?這都插完秧了,妳的課她們還敢不來聽?”
  老伯說道:“妳四爺爺拉著她們整理家史呢……嗐!哪裏是家史,我看了,這書以家史為綱,其中涉及宗法,村約,鄉治,群建,宗教,田土,農制,時令,地理,天候,民俗,民諺,傳說,藝文,物產,雜傳,周邊……”
  李君閣目瞪口呆:“這……這跟我三年前剛回來的時候說的不壹樣啊……”
  老伯說道:“這不是我回來了嗎?妳四爺爺這是沒準備讓我清閑呢。他搜集了幾十年的資料,其中很多非常有文獻價值,這就是壹部西南村治的變遷發展史,留給子孫後代,也是不錯的。”
  李君閣說道:“也別太辛苦,這就是壹個退休之後的娛樂項目,老堂嬸在我們這裏過得習慣嗎?”
  老伯笑道:“比我還忙,這不跑苗寨收集民歌去了,說是要翻譯成英文詩,我都懶得管她。”
  李君閣笑道:“說實話,我們真的差人家各少數民族壹個詩歌大翻譯家,別說外語的了,漢語的都差,這事情我現在也在當遊戲玩。那我也不去打擾四爺爺了,先去把山眉月眉弄到手再說。”
  老伯說道:“趕緊的!渴那茶都渴得不行了。”
  來到三臺觀,石鶴老頭正在拿著噴壺給幾百個拳頭大小的扡插缽噴營養液,裏邊都是帶著三五片真葉的小苗。
  石鶴壹見到李君閣就招手:“來來來,正好搭手幹活!”
  李君閣說道:“我是來拿茶葉的,幹活不知道叫妳那寶貝徒弟?”
  石鶴說道:“我那徒弟能幹農活?只知收不知種的主,進山采藥去了,鬼知道什麽時候回來。”
  李君閣看了這壹片苗子:“可以啊老頭,兩棵樹變出這麽多苗子!”
  石鶴笑道:“我哪裏會這麽整,這是找農大的老丁來給弄的,還給配了營養液,說是出到三片葉子就可以移栽了,我這多等了壹會兒,想著長壯實壹些再移總沒錯。”
  李君閣拿起壹個小塑料膠袋的扡插缽,撕開壹看,裏邊的根系已經相當壯實了,說道:“得,拿人手短,那就幹吧,妳這幾百棵苗子,連兩分地都種不滿,分分鐘的事情。”
  兩人開始找扁擔挑子,李君閣和石鶴壹起去三臺觀後山開出來的壹分多地上,移栽茶樹苗。
  兩人壹邊種苗子壹邊聊天。
  石鶴老頭美滋滋地說道:“現在確實是不多,不過老丁說茶樹這玩意兒本來就需要修剪,又隨時都可以插,三年之後這壹片就會有相當規模了。”
  李君閣拿著小鏟子刨坑,說道:“這茶實在是好喝,必須得大種,等山上規模起來了,我再弄些到苗寨去種上,那裏海拔比法王寺還高,出來的茶葉應該更好。”
  石鶴老頭笑道:“隨妳,反正樹母在我三臺觀,這鎮觀之寶的名頭就沒跑!”
  李君閣笑道:“俗了啊老頭,不過話說回來,妳這裏搞扡插不是個事兒,以後還是將剪下來的枝條送到忘憂谷吧,那裏的技術中心設備先進條件優越,肯定比這裏土法上馬好得多。”
  “再說我們李家溝註重親情,妳也不能老是呆在這裏通過微信灌王婆婆他們的雞湯,還是要下山多走動走動才行。”
  “妳不是會體術嗎?什麽道家養生的五禽戲,太極拳,太極劍什麽的,也可以教大家練壹練啊,這也是給妳道家揚眉張目的事情。”
  石鶴老頭說道:“他們願意學嗎?”
  李君閣說道:“願不願意妳微信群裏喊壹聲不就知道了?其實我是嫌他們在忘憂谷打連槍太鬧騰,怕他們影響到我獅子頭吉羅魚的情緒,妳們先去把地方占了,在那裏悄沒聲的練練太極五禽之類的倒是不錯,讓連槍獅子在大廣場練,熱鬧喜慶還有遊客參觀,多好?哈哈哈哈……”
  石鶴都氣得吹胡子瞪眼:“就知道妳小子沒安好心!”
  想想忘憂谷的環境的確不錯,說道:“那沒問題,不過妳跟阿音要帶頭,給我把場子紮起來!”
  李君閣笑得打跌:“老頭妳又俗了啊!還怕人少丟臉?放心,到時候我把李家溝集團管理層全拉來給妳紮臺子!天天坐椅子上不挪窩那還行?讓他們都練起來!”
  種完茶樹苗,兩人回到三臺觀,李君閣取了茶葉,摸出手機壹查小藥師的定位,這娃還在碧峰山半山腰上。
  收起手機說道:“得,需要什麽服裝道具扇子兵器的,待會妳給我列個清單,我給他們都訂了,改天就開班。這小藥師真是要變野人了啊,小雪現在倒像是藥師叔的女兒,這兒子,真跟沒生過壹樣!”
  石鶴老頭就見不得有人說小藥師:“妳好得到哪裏去?!才從山裏出來壹天呢!啥時候把那霸王猇的視頻給我弄來看看!”
  李君閣揮著手裏的茶葉筒子:“走了啊!這裏看多沒意思,要看去村民活動中心看,那裏有大屏幕,還能大家壹起紮堆討論,那玩意兒得人多看大屏幕才過癮!”
  ……
  李家溝的三月,又是壹個繁忙的季節。
  今年烏金血米的面積,從壹千畝擴大到了三千畝,春播李君閣算是躲過去了,不過作為李家溝特有經濟作物,大筆收入的來源,李君閣還是必須巡檢過後心才放得下心來。
  還有大量的牧草,如苜蓿,甜象草之類,也在栽種行列。
  還有練魚苗也是大活,今年的魚塘養殖規模擴大了兩倍,十二萬尾吉羅魚苗,除了長江水產研究所要五千尾,萬佳水產也預定了兩萬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