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25章 新式兵器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咚!咚!咚!
  夏口,江面上鼓聲大作,六百余艘戰船分為紅綠兩軍在江面上廝殺,江面上風浪極大,密密麻麻的戰船在風浪中起伏,但兩支水軍卻絲毫不受影響,鏖戰激烈,箭矢如雨,壹群群士兵飛身跳入敵船,揮舞刀矛殺向敵軍。
  壹艘三千石大船,插著紅旗在小船群中橫沖直撞,不斷將小船撞翻,船上士兵紛紛落水。
  但如果細看,就會發現在大船下方,數十名穿著黑色魚皮水靠的水鬼已經攀附在大船船壁上,就仿佛數十條水蛭,水鬼們從後背取下皮囊,將火油噴射在船壁之上……
  這是江夏的水軍壹場大型兵演,有兩萬水軍和六百艘戰船參戰,這種兵演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共演練近三十場,平均每兩天就要大戰壹場。
  這其實是壹種實戰訓練方式,和真實的戰爭沒有什麽差異,訓練十分危險和殘酷,已經有近百人在訓練中死傷,還有數十艘戰船被撞沈。
  劉璟在和周瑜會晤後,便立刻轉道北上,此時他的座船也出現在戰船邊緣,靜靜地註視著這場規模浩大的兵演。
  “啟稟州牧,那就是靶船!”
  船頭上,甘寧指著遠處壹艘約兩千石的舊船,船只上插著壹面藍色大旗,張著三幅船帆,正向西疾速航行,在它左右後側,兩艘插著紅旗的千石戰船在緊緊追趕,雙方相距約三百余步。
  劉璟頓時有了興趣,緊緊註視著兩艘紅旗戰船,這是典型的追擊對方後勤船只的戰術,後勤運輸大船落單,便會有兩艘戰船左右追擊。
  今天由於劉璟的到來,這艘兩千石的舊船將被擊沈。
  這時,左側戰船忽然拋射出壹團火球,重重地砸在船帆上,這是火油泥,黏在船帆之上,船帆頓時迅猛燃燒起來,兩艘戰船又同時射出壹只只火球,砸向逃跑的後勤船只,大火迅速在船上蔓延,很快便將大船吞沒了。
  劉璟的神情變得異常嚴肅,他倒不是因為戰術和火球的驚訝,而是射程,他很清楚,後面的火球是用石砲射出,而石砲在江面上的射程也就是五十步,但他今天看得清楚,分明是百步射程,這怎麽可能辦到?
  他疑惑地回頭向甘寧望去,甘寧仿佛知道他的疑惑,笑著解釋道:“這就是今天兵演的重頭戲,試驗新型石砲,經過馬先生改良,射程提高了壹倍,但大小還是和從前壹樣。”
  “原來如此!”
  劉璟笑了起來,如果是馬鈞就不奇怪了,自從半年前馬鈞歸江夏以後,劉璟實現了承諾,在夏口建了壹所匠學,專門培養高級工匠,約有兩百余人,大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軍隊中的工事兵。
  馬鈞出任匠學祭酒,每天都和生徒們壹起醉心研究各種機械技術,創造了不少重大成果,比如改良了龍骨水車,蹬踏便利,汲水量更大,可大大提高取水效率,尤其適用於水網密布江漢平原和江東地區,短短半年時間,新式龍骨水車便已傳到了東吳。
  再比如他們發明了輪式投石機,同樣的壹次絞動,可以同時發出九塊巨石,且射程增加了五十步,戰爭效率提高了九倍,這在守城戰中效果極其顯著。
  “馬先生現在在哪裏?”
  甘寧壹指追擊的戰船,“他現在就在右面的戰船之上。”
  劉璟心中升起無限期待,他立刻令道:“去看看!”
  大船起帆,向遠處江面駛去。
  被火球擊中的靶船依然在熊熊燃燒,巨大的船體傾斜,已經壹半入水,就算是兵演,這壹幕也格外慘烈,就仿佛生命的結束,對所有參演士兵都帶來了強烈的心理沖擊,這也是演練的目的之壹,防止士氣崩潰。
  數十艘小船在四周搜尋跳水逃生的三十名士兵,“找到了!”隨著壹聲驚喜地大喊,最後壹名士兵被發現並救上了小船,小船迅速離去,大船沈沒會帶來巨大吸力,對周圍的小船和人都是滅頂之災。
  劉璟上了戰船,滿臉興奮的馬鈞上前行壹禮,語速很緩慢地說道:“參見……州牧!”
  雖然還有壹點結巴,但已經比從前好了很多,他接受了張機的悉心治療,已經找到壹種治療他口吃的辦法,就是刻意放慢語速,經過近半年的矯正,他大有進步,更關鍵是,這種進步讓馬鈞對自己有了信心。
  “聽說先生制造了新的石砲,能否讓我壹觀?”
  “只是改良,州牧請!”
  馬鈞請劉璟進了船艙,在靠左邊的艙壁邊,劉璟看見了新的石砲,其實外形還是和從前壹樣,但從前的拉桿沒有了,而是變成絞盤和壹根長兩丈的銅桿,這根細長的銅桿令劉璟忽然若有所悟,他想起了撬棒,頓時明白了上弦的原理。
  旁邊壹名馬鈞的學生正在檢修石砲,他給劉璟介紹道:“從前的石砲是用麻繩為弦,本身彈力不大,而我們這次用五股牛筋擰成弦,彈力極大。
  但這樣壹來,上弦就需要用很大力氣,如果再用從前的拉桿已經拉不開弦了,所以用了絞盤,但絞盤還不行,再加壹根很長的青銅棒,這樣上弦就毫不費力。”
  說完,這名生徒親自給劉璟示範,只見他從地上拾起銅棒,穿過絞空,慢慢向前推動,利用杠桿的原理,將絞盤吱嘎嘎轉動了,彈力極大的弓弦也緩緩拉開,哢的壹聲,弓弦掛上了懸刀。
  生徒將銅棒抽出,又對劉璟笑道:“原來是用拉桿,需要兩人同時後拉,而現在彈力增加了壹倍,拉的距離也更遠,卻只要壹個人就夠了,就是這個小小的改進,使石砲的射程增加了五十余步,請州牧擊射。”
  他將壹塊十余斤重的圓石放在石槽內,劉璟當然知道怎麽操作,他走到石砲旁,用腳壹踩刀牙,只聽崩!的壹聲巨響,圓石被斜角向上彈射出去,船艙內嗡嗡作響,余勁未盡。
  這種強大的勁力令劉璟贊嘆不已,“不錯,比原來的聲勢大多了。”
  馬鈞上前笑道:“還是……有不足!”
  “還有什麽不足,先生說說看。”
  “州牧沒發現……用石砲守城,其實……無意義嗎?”
  馬鈞這句話說到劉璟心坎上去了,他當年參加多少次守城之戰,石砲射程只有五十步,除了最後用來對付巢車,其實沒有發揮任何作用,而且對付巢車的效果也不大,遠不如投石機實用,確實是壹種雞肋。
  “先生說得很對,可是該怎麽改進呢?”
  馬鈞笑道:“有點復雜,讓我徒弟說。”
  生徒行壹禮,上前拍了拍石槽,“把這裏改成鐵兜,壹兜三十支鐵箭,或者改成大型弩箭,射程可達三百步,兩百步內可洞穿壹切盾牌和盔甲,是對付密集進攻以及對付騎兵的利器。”
  劉璟聽出他話中有內容,便笑問道:“妳們試驗過嗎?”
  生徒回頭看了看馬鈞,馬鈞笑著點點頭,生徒躬身道:“在匠學裏有壹架試驗石砲,已試驗過多次!”
  劉璟心中大喜,立刻對眾將道:“我們現在去匠學!”
  所謂匠學,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工匠的學堂,這並不是劉璟的獨創,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和公輸般都曾創建了這樣的學堂,培養優秀的匠人。
  江夏的匠學絕不是閉門造車,也沒有什麽理論課程,它事實上成為了發明創造者的集中之地,也成為了荊州的軍器研究中心。
  匠學又叫做公輸院,以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匠祖公輸般,位於夏口城西北角,占地五十畝,其中光試驗場地便有四十畝之廣。
  馬鈞帶著劉璟和幾十名將領走進了弓弩堂,這裏專門以研究弩箭為主,有生徒五十余名,由兩名制弓、制弩近四十年的老工匠出任師父,馬鈞也參與了弓弩的研制。
  弓弩堂後院的石墩上擺放著壹架石砲,和船上改良後的石砲完全壹樣,但眾人都發現了,石槽處改成了鐵兜,鐵兜內分成三十只格子,每只格子裏插壹支鐵箭,每只鐵箭長約壹尺,鋒利異常。
  生徒繼續介紹道:“我們把這個叫做鐵弩砲,箭叫寒鴉箭,壹兜三十箭。”
  這時,旁邊魏延好奇地問道:“真的可以兩百步外洞穿壹切嗎?”
  馬鈞壹笑,“可以試驗!”
  他招招手,吩咐壹聲,幾名徒弟立刻跑去布置了,劉璟望著這架鐵弩砲,不知為什麽,他忽然想起了諸葛亮的元戎之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