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二十八鎮總兵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8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崇禎十七年的五月中旬。
這個時候,張獻忠的大西軍被川東重鎮重慶所阻,正在吭噗吭噗的挖地道,準備用火藥炸開重慶城墻。
大明四川巡撫陳士奇正在苦苦支撐。
蜀王朱至澍仍還在醉生夢死,渾然不知死期將至。
李自成已經從太行八陘之壹的井陘撤退到了山西。
不幸的是,當初跟著李自成出陜西的十幾萬老卒,已經只剩下不到兩萬人,其中的六萬騎兵更是全滅。
大順軍其實還是能打的,這些騎兵都拼到了最後。
對李自成來說,唯壹的好消息就是憑借固關天險,大順軍終於擋住了追兵,吳三桂的關寧軍已經在固關猛攻數日,死傷數千卻始終不得寸進。
李巖提出建議,讓李自成將陜西的軍隊調來山西,加強山西及大同的防禦。
李巖認為,山西與陜西是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所以大順軍只有堅守山西才能保證陜西腹地不遭受攻擊,才有機會休養生息。
但是李自成回家心切,拒絕了李巖的建議。
在留下少量軍隊之後,李自成便啟程返回西安。
結果李自成前腳剛走,大同總兵姜瓖和天城衛副將王大業後腳就反了。
李自成留下鎮守大同的制將軍張天琳以及壹萬多大順軍全部遭到屠戮。
建奴這邊,面對八旗兵鋒利的屠刀,京畿各個州縣的官紳百姓並沒有屈服,反而掀起更大規模的反抗,不光京畿,整個北直隸幾乎都反了。
對漢族官紳百姓而言,換朝廷可以,換衣冠就不行!豁出命去也不換!
多爾袞壹看形勢不對,便趕緊將吳三桂的關寧軍以及多鐸率領的建奴主力從固關調了回去,對反叛的官紳百姓展開更血腥的鎮壓以及屠殺。
大明這邊,崇禎已經帶著壹千夷丁及王遵坦等十鎮總兵順利到達徐州,並且與先行到達徐州的李成棟、胡茂禎等八鎮總兵會合。
這個時候,匯聚在徐州的明軍共有十八鎮邊軍。
黃得功也遣飛騎來報,已經誅殺劉良佐並收編劉良佐所部。
多則十天,少則五天,黃得功率領的六萬人也將到達徐州,到那時候,大概率可以湊出二十八鎮總兵。
二十八鎮,聽起來似乎陣容很龐大,其實也就十二萬人馬。
南明史上的江北四鎮總共十二萬人,阿狗阿貓基本都在這裏邊了。
除此之外,還有徐州衛指揮王文明的五千多衛所軍以及附近蕭縣、沛縣、豐縣及碭山等縣的鄉勇民壯,全部加起來大約兩萬人。
這兩萬人,戰鬥力就實在有些壹言難盡。
當然,江北四鎮的十二萬人馬也強不到哪去。
對付壹下土匪山賊什麽的,這十二萬人還是足以勝任。
但是對上大順軍或大西軍,基本就只有壹個字——跑!
如果更加不幸對上了建奴,那就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只有投降。
在歷史上,高傑、劉澤清、劉良佐還有左良玉的軍隊,基本就是這脈絡,大順軍打過來時還能跑壹下,等建奴打過來,就逃跑都沒有機會,只能夠跪地乞降,然後投降建奴之後突然變得很能打,狂風掃落葉壹般打遍大半個中國。
所以說以目前這十四萬人,野戰對上大順軍只有逃跑,對上建奴,大概率還是只有跪地乞降的下場,不會有別的可能。
也就守城或者堅守營壘還能勉強勝任。
對於這點,崇禎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
崇禎不會天真的以為,因為有了他這個皇帝親自坐鎮,這群烏合之眾立刻就能夠搖身壹邊成為精銳,這是在做夢。
當然,這支軍隊無藥可救,並不意味著大明就無藥可救。
大明還是值得搶救壹下的,藥方就是仿照戚大帥練浙兵,另起爐竈練新軍,打造壹支與二十八鎮邊軍毫無關系的新軍。
崇禎當然也想另起爐竈練壹支新軍。
可是遺憾的是,壹是沒錢,二是時間上不允許,因為建奴南下在即,第三就是缺乏優秀的軍官,要想訓練成壹支新軍,除了必須有家世清白的兵源之外,還得有壹大群身經百戰或者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軍官。
戚大帥的浙兵,有壹群抗倭戰場上拼殺出來的鐵血老兵充當軍官。
袁宮保的北洋新軍,也有壹大群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新式學員兵。
北伐軍就更不用說,沒有黃埔軍校的幾千學員,就不會有北伐軍。
在培養出這樣壹群高素質軍官之前,訓練新軍純粹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那麽,能不能從二十八鎮邊軍中抽調壹批打過仗的老兵去充當新軍的軍官?
答案依然還是不行,所謂兵是將膽,將是兵魂,找這樣壹群心理上“不舉”的邊軍老兵去充當新軍的軍官,能調教出什麽好兵?
無非就是又壹支壹觸即潰的逃跑軍。
所以編練新軍的事,暫時不用考慮。
說了這麽多,概括起來其實就四點。
第壹,當前形勢極為嚴峻,但還有時間。
第二,眼下暫時不具備編練新軍的條件。
第三,徐州的二十八鎮邊軍很垃圾,但眼下還是只能靠他們撐起國防。
第四,徐州的二十八鎮邊軍野戰基本壹觸即潰,所以必須得加緊搶修營壘工事給他們提供安全感,要不然黃淮防線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然而,沒等崇禎驅使這些驕兵悍將去修建工事,突然就爆發鬧餉事件。
最開始鬧餉的是高傑舊部李成棟鎮,然後迅速漫延到其余七鎮以及劉澤清舊部的十鎮總兵,最終演變成壹次大規模的群體事件。
大明朝可以說是二十四朝中最窮的,沒有之壹,所以經常會拖欠軍餉,戚大帥壹手打造的浙兵就是在鬧餉事件之中落下的余暉。
而對於關寧軍,鬧餉更是傳統手藝。
面對群情洶洶的邊鎮將士,崇禎瞬間警覺起來。
鬧餉說大不大,只是要錢,而且要的是賣命錢,聽上去似乎沒啥毛病。
其實大謬不然,因為這是要挾朝廷,此端壹開,以後就沒辦法管理了,但凡有點不如意之處就會群起鬧事。
這次要是妥協,下次就會得寸進尺。
等到建奴南下,這些驕兵悍將就敢鬧著要求南征。
所以怎麽處理這次鬧餉就成了難題,真的很棘手。
全面妥協肯定是不行的,真妥協了,這些驕兵悍將嘗到甜頭只會更過分,皇帝的權威就會遭受致命的削弱,黃淮防線還守個毛。
但是壹點不妥協也不行,不然鬧餉就會醞成兵變。
中間這個分寸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要狠狠的震懾壹下這些驕兵悍將,但是又不能讓鬧餉演變成為兵變,時間還不能拖,必須快準狠!
首先冷靜分析,這次事件背後有沒有大順軍與建奴的插手?
大順軍不可能,李自成現在已經被建奴打成狗,自身難保,這種時候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再對明軍進行滲透。
建奴也不可能。
因為按照歷史進程來看,建奴這個時候已經被北直的叛亂搞得焦頭爛額,甚至連多鐸的建奴主力及吳三桂的關寧軍都調回去。
而且建奴的觸角遠遠沒有伸到徐州。
確定這壹點後,崇禎心裏就有底了。
只要各鎮總兵不想造反,那就好辦。
這是壹次危機,但何嘗不是個機會?
危機危機,從來都是危中有機,就看妳能否把握得住!
當下崇禎吩咐高起潛以及盧九德道:“高伴伴,盧伴伴,妳們準備好二萬兩銀子,隨朕前往李成棟的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