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四十章 舊城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謝瑛撓撓頭又道:“還有就是向城下射擊時,鐵丸會滑落出來!”
  陳慶哈哈壹笑,“這還不簡單嗎?用壹塊軟布把彈丸包住,塞進槍管裏,彈丸就滑不出來了。”
  謝瑛壹拍腦門,還真是那麽簡單!
  他期待地問道:“陛下還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陳慶微微笑道:“建議可以有很多,比如妳們可以把火折子安裝在槍托上,用的時候,壹拉蓋子,壹吹就燃了,再點燃火繩後插進孔道,孔道再好好想想辦法,比如做成填滿火藥的金屬方管,直接插進孔道,每次換壹根方管,每根方管頂端有壹根火繩,設計的精巧壹點,這樣士兵更換火藥就很方便了。”
  “微臣記住了!”
  “然後我再說另壹種點火方式,叫做燧石點火槍,就不用火折子了,原理很簡單,在孔道上安裝壹塊燧石,還有壹個擊發裝置,下方像弩壹樣有壹個懸刀,壹扣動懸刀,上面就會擊發燧石,會產生火星,火星落在火藥室內,立刻點燃了火藥。”
  謝瑛點點頭,“原理微臣懂了,但有點復雜,微臣去和工匠們商議。”
  “還有壹個建議,就是三眼火槍,就是三根管子,作用就是壹次性填滿三根管子的火藥和彈丸,然後可以連續射擊三次,這對射擊騎兵很有效果。”
  “微臣記住了!”
  陳慶來到鐵匠鋪,只見幾名鐵匠正在叮叮當當制作鐵管。
  陳慶又對趙文信和謝瑛道:“其實朕最關心的是火炮,妳們明白嗎?把鐵火雷當做彈丸發射出去,要有兩三裏了,比投石機遠得多,而且沒有那麽沈重,壹頭駱駝就可以背負,若安裝在船上,那更是所向無敵。”
  謝瑛連連點頭,“微臣明白,已經在考慮了,微臣準備用模具澆鑄熟鐵炮,外面再用幾道銅箍,原理和突火槍完全壹致。
  “好!朕期待妳們的成果。”
  ……
  火器監距離長安舊城很近,時間還早,陳慶索性轉道前去視察長安舊城,也就是從前的漢長安城。
  漢長城在宋朝時已經完全破敗了,淪為壹片廢墟,宋朝的統治中心在東京汴梁,連長安城都不管了,怎麽可能顧得了漢長安城?
  從去年開始重建漢長安城,改為建章縣,壹年半過去了,新建章縣已經完成了重建,三十萬底層百姓和工匠都遷去建章縣。
  朝廷有了更多的城內優質土地,而底層百姓的居住條件也大大改善,從前五百文只能租壹間屋,現在同樣五百文,可租兩屋壹院,可以連租二十年,這樣壹來,很多百姓就在院子裏搭建房屋,等於又多了壹間屋。
  可以說皆大歡喜,唯壹不方便就是稍微遠了壹點,為了方便百姓,朝廷便在灃河裏開啟了班船,專門有五十艘船每天往返於京兆和建章縣之間,每次只收五文錢,朝廷再補貼五文錢,這樣壹來,每艘船每天能掙兩百文錢,壹家人搖壹艘船,壹個月就能掙六貫錢,這收入確實很不錯了。
  當然,百姓也可以自己騎著毛驢往返於新城和舊城之間。
  陳慶減少了護衛,只有三百騎兵護衛他的馬車前往建章縣。
  陳慶的巡訪也沒有之前那麽多限制,只要他不下馬車,基本上想去哪裏都可以,主要是他的馬車是特殊制作,就算床弩也射不穿車壁,車窗也裝上玻璃,拉上紗簾,外面完全看不見車內的情形。
  隊伍緩緩進了城門,陳慶透過車窗註視著城內大街上的情況,他們走的這條主幹道叫做未央街,左邊是工匠們居住的街坊,而右邊則是普通百姓的街坊。
  其實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小院子組成,布局都差不多,不熟悉還容易迷路。
  未央大街兩邊都是密集地商鋪,壹家挨著壹家,延綿五六裏,城內還有兩個大瓦子,瓦子內也都是密集地小店鋪。
  店鋪大部分都是以小吃為主,以中低端居多,基本上沒有大酒樓和大茶館,只有幾家中檔的酒樓和茶館,讓本城人偶然請客吃飯什麽的。
  最多的還是密密麻麻的小酒館和小茶館,價格低廉,深受百姓的歡迎,基本上都坐滿了。
  當天下統壹,戰爭結束後,百姓們開始享受和平時期的紅利,首先是糧價下跌,帶著了其他物價的下跌,商業繁榮,使市場上物資豐富。
  最明顯就是壹日三餐成了所有人的生活共識,以前還有很多人家都遵循著壹日兩餐的傳統,只是中產階級才能享受壹日三餐。
  現在連養老院、孤兒院也是壹日三餐了。
  大米每鬥四十文,小麥每鬥三十文,玉米每斤五文錢,當然這是包括了玉米芯,去掉玉米芯,每斤十五文左右,這只是剛開始,再過幾年,玉米的價格會比小麥還便宜,還會有土豆紅薯上市,雍王朝的百姓將徹底告別饑餓。
  雖然商鋪的檔次比較低,但很接地氣,大街上格外熱鬧,人流如潮。
  陳慶不需要去拜訪百姓,從他們的氣色穿衣上就能看出生活情況。
  基本上細麻和棉布是壹半對壹半,基本上現在細麻已經不種了,之所以還穿細麻衣,主要是以前的舊衣。
  能吃飽飯的原因,城內百姓的氣色也不錯,每個臉色紅潤,步履匆匆。
  但陳慶也發現了問題,街上的孩子特別多,三五成群聚在壹起玩耍,還有壹些十幾歲的少年也無所事事。
  陳慶眉頭皺了起來,這種情況今天才有,還是壹直都這樣?如果壹直都是這樣,那就意味著教育和就業出問題了。
  陳慶隨即吩咐侍衛,“去帶幾個孩童過來,朕要問壹問他們?”
  片刻,侍衛帶上來三名孩童,在車駕前排成壹排,陳慶讓侍衛給了他們小糖人,安撫住他們,這才問道:“妳們幾歲了?”
  三個孩童壹邊吃糖壹邊道:“我八歲!”
  “我七歲!”
  “我也七歲!”
  “那妳們怎麽不去上學?”陳慶又問道。
  “爹爹說,等我們十歲的時候送我去讀壹年書。”
  “我爹爹說,讀書太花錢,家裏沒錢!”
  “我也是!”
  陳慶點點頭,“妳們父母是做什麽?”
  大壹點的男孩壹指,“我爹娘是開面館的!”
  其他兩個孩子父親都是去京兆城內做工。
  陳慶知道了,這三個孩童的父母都只想讓他們讀壹年書,認識幾個字就行了,不想在讀書上花太多錢。
  陳慶讓侍衛把三個孩童送回去,他也沒有心思再巡視了,喝令道:“回宮!”
  隊伍緩緩掉頭返回,就在這時,忽然聽見有人大喊:“抓住他們!”
  “抓住這幫小賊!”
  陳慶壹怔,探頭向後望去,只見壹群少年從壹家店鋪裏倉惶奔出來,每個人抱著壹捆布,如鳥獸飛散,後面壹個中年男子揮舞菜刀,大喊大叫。
  “去幫幫他!”
  百名騎兵壹起出動,只片刻,便將十幾名少年抓住,拎了過來,跪滿壹地,壹個個嚇得面如土色。
  侍衛稟報道:“陛下,這些少年盯了那家布店幾天了,以為店鋪裏沒人,便翻進去偷東西,沒想到店鋪東主昨晚已經回來,他們便被發現了。”
  這時,中年男子貨物失而復得,過來千恩萬謝。
  “小民姓王,前兩天去鹹陽進貨,昨天半夜回來,小人在睡覺,聽見外面有動靜,便起來查看,發現這幫小賊在偷布。”
  “他們經常偷東西嗎?”
  中年男子嘆了口氣道:“他們就是城內的癬疾,不光他們幾個,城內還有好多,整天聚在在壹起惹是生非,要麽打架鬥毆,要麽偷東西賣錢,真的讓人頭大。”
  陳慶讓中年男子回去,這才對侍衛道:“每人杖打五十棍!”
  馬車緩緩離開了,後面只聽見壹群不良少年的哭喊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