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五十壹章 心慌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紙最終包不住火,楊文淵在酒樓大放厥詞之事很快在國子學傳開了,繼而又通過國子學的宦官子弟傳到了官場,變成了壹個很簡單的說法,‘陳與楊,共天下’,這是套用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歷朝歷代官場對這種事情最敏感也最感興趣,壹連好多天,京城百官都在暗中談論此事。
  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楊文淵本人卻對此壹無所知。
  這天上午,楊再興率領三百親兵抵達了京城,他讓親兵先在城外等候,自己則去面聖。
  陳慶在禦書房接見了楊再興,陳慶笑瞇瞇請楊再興坐下,關切問道:“冬天身體如何?”
  楊再興和陳慶壹樣,身體有幾處箭傷,到冬天的時候很難熬,其實很多大將都是如此,包括劉子羽,都是因為受箭傷,因為條件限制,沒有處理好,留下隱患,年輕氣壯時沒有感覺,等到了中年以後,隱患就會發作出來。
  楊再興點點頭,“感謝陛下關心,每年冬天都這樣,慢慢也習慣了!”
  “朕也是壹樣,當年在麟遊縣被完顏活女壹箭射中大腿,那是正好是冬天,朕在窩棚裏熬了壹個月,好不容易箭傷愈全,以為沒事了,沒想到現在每年冬天日子都很難熬,不過朕現在找到壹個辦法,冬天都舒服得多。”
  楊再興笑道:“陛下能否分享妙策?”
  陳慶呵呵壹笑,“其實很簡單,就是泡溫泉,朕的宮中正好有壹次溫泉,每隔兩天泡壹次,基本上箭傷就沒有感覺了。”
  “原來如此,微臣也可以試壹試。”
  陳慶點點頭,“驪山那邊有不少溫泉,回頭朕賜妳壹座溫泉莊園,好好去療養。”
  “謝陛下!”
  陳慶話題壹轉,又道:“朕昨天看到了劉瓊的最新軍報,感慨頗多!”
  “請問陛下,西域戰況如何?”
  “西域還在對峙之中,劉瓊大軍已退回到安西境內,距離邊界約兩百裏,對方也在邊界兩百裏處,囤積了十萬大軍。”
  “陛下打算怎麽對付西遼?”
  “先觀望,朕說的政局有變,是因為朕得到情報,耶律大石病危,壹旦耶律大石駕崩,西遼新帝登基,壹旦西遼新帝選擇向西,那麽雙方可以和談,可如果西遼新帝繼續選擇向東,那麽戰局就不會停息了。”
  陳慶把劉瓊的報告遞給楊再興,又道:“報告上還提到了令郎楊文意,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已經被提拔為上軍指揮使,才十八歲啊!前途不可限量。”
  “是啊!他是微臣最喜愛的兒子,以他為傲。”
  “家教很重要,家教好,兒子有出息,可以光宗耀祖,福澤子孫,可如果家教不好,兒子驕橫叛逆,則會連累父母,禍及子孫。”
  楊再興還以為是指楊文意,他點點頭,“陛下說得對,微臣深有此感!”
  陳慶笑了笑又道:“這次朕調妳回來,是因為張舜即將出任兩浙路安撫使,七相就變成了六相,需要再補充壹相,朕考慮到相國們都是文官,對軍事方面很不擅長,缺乏實踐,所以朕考慮讓妳出任樞密使,入知政堂為第七相。”
  楊再興壹下子楞住了,原來是讓自己回京當相國,他壹點心理準備都沒有,陳慶又道:“順便回來養養身體,妳也四十多了,外出征戰,讓孩子們去做吧!”
  楊再興也反應過來,天子已經決定,自己沒有選擇余地,當相國當然也不錯,進入大雍帝國決策圈,這同樣也是楊再興夢寐以求的。
  他連忙起身行禮,“謝陛下厚愛,微臣遵旨!”
  陳慶點點頭,“大同那邊讓高定接手,沒有問題吧!”
  “微臣沒有意見,高都統完全合格!”
  “好!朕知道了,愛卿先回家休息兩天,回頭就會有任命。”
  “微臣告退!”
  楊再興慢慢退了下去,陳慶微微嘆口氣,這也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陳慶當然不會把楊再興治罪,陳慶並不相信楊再興會有自立之心,只是他兒子不懂事,胡言亂語,影響太壞。
  那麽讓楊再興回來做相國,既可以消除外面的非議,也能保護楊再興,同時對楊再興也是壹個圓滿的仕途,除非楊再興真的野心勃勃,不願放棄軍權,那又是另壹回事了。
  ……
  楊再興先去了兵部,他的三百親兵還在城外,必須得到兵部的通行證,他的親兵才能入城。
  兵部和樞密院有區別,首先兵部是屬於朝廷內政堂管轄,而樞密院是天子直管,是天子掌控軍權的機構。
  其次具體職權也不同,兵部負責軍隊的事前和事後,比如軍隊招募以及士兵退伍後的安排,還有陣亡撫恤,另外武舉和軍校也是兵部負責。
  在雍王時代,兵部叫做軍部,就負責管理和訓練各地民團,現在各地民團和州兵還是歸兵部管理,有二十余萬人之多。
  它們主要是負責地方治安,打擊匪患,以及鎮守各地城門,但他們不是哨卡,不能盤查普通百姓和商人,只能針對特定目標,比如壹群年輕男子入城,如果商人帶了十幾個夥計,不想被盤查,那麽最好讓夥計住在城外,自己只帶兩三個人入城,那就不會被盤查了,如果確實人多需要入城,那就要先去縣衙開證明。
  還有就是楊再興這種幾百親兵入京,按照規定,他最多只能帶三十名親兵入城,特殊情況需要兵部批準,並開出通行證。
  接待楊再興的官員叫段清明,官任兵部郎中,他曾經做過軍中的判官,楊再興認識他。
  楊再興坐在壹旁喝茶,身邊正好有壹份樞密院轉來的文書,上面主官簽名是樞密侍郎,楊再興有些不解問道:“段郎中,樞密侍郎是什麽職務?”
  段清明笑道:“樞密侍郎就是從前的知樞密事和同知樞密事,現在有兩位樞密侍郎,壹個是折侍郎,也就是折彥質,他之前出任知樞密事,還有壹個是劉侍郎,就是劉瓚,他們二人主管樞密院事務。”
  “樞密使呢?”
  “現在樞密使空缺。”
  楊再興擺擺手,“我不是問誰出任樞密使,我是在問樞密使的職權。”
  “回稟大將軍,樞密使是樞密院的最高的官員,但它不管本部門事務,就像六部尚書,禦史大夫壹樣,地位很高,但沒有實權,不過樞密使應該是相國,他的職權在內政堂,不在樞密院,大將軍應該能理解,不可能又當宰相,又管樞密院。”
  楊再興這才明白,原來樞密使沒有實權,只是掛壹個頭銜而已,不過能當上宰相也不錯。
  這時,段清明把通行證遞給楊再興,笑問道:“大將軍這次在京城的時間長嗎?”
  “這次挺長的,妳問這個幹嘛?”
  “沒什麽,時間長的話最好能把孩子好好管壹管!”
  楊再興壹怔,“妳這話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都沒有,我還有事!”
  正好有人來找段清明,段清明連忙去了。
  楊再興滿腹疑問,剛才陛下接見自己時,也提到了子女教育問題,他當時還以為是指楊文意,沒怎麽放在心上。
  現在他才忽然醒悟過來,天子談子女教育問題,壹定是有所指。
  楊再興心中有點發慌了,離開皇城便急匆匆趕回府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