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8

  趙頊點頭,開始閱讀奏章。
  “臣兩浙路轉運安撫使蘇油泣血奏聞:
  熙寧四年,臣叔緘為皇城使知邕州,伺得交趾謀宋其實,書抵知桂州沈起,起不以為意。
  及劉彜代起,亦致書於彜,請罷所行事。
  彜不聽,反移文責緘沮議,令勿得輒言。
  兵者天下至兇,然起、彜者,文字,利水之臣,未明虛實之理,詭道之謀,處置乖錯,至生此難。
  八年十壹月,交趾集兵八萬,號十五萬,水陸並進。
  都指揮使宗亶領象兵,先後破邕屬四寨,殺土丁八千,進逼邕州;
  校檢太保李常傑領舟師,由永安渡海,於十壹月甲申,庚子,分陷欽,廉,與亶合圍。
  緘聞其至,閱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與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隊,使分地自守。
  民驚震四出,緘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賊已薄城,宜固守以遲外援。若壹人舉足,則群心搖矣,幸聽吾言,敢越佚則孥戮汝。’
  有大校翟績潛出,斬以徇,由是上下脅息。
  緘子子元為桂州司戶,因公事攜妻子來省,欲還而寇至。
  緘念人不可戶曉,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獨遣子元,留其妻子。
  選勇士拿舟逆戰,斬蠻酋二。
  邕既受圍,緘晝夜行勞士卒,發神臂弓射賊,所殪甚眾。
  緘初求救於劉彜,彜遣張守節救之,守節逗遛不進。
  緘又以蠟書告急於提點刑獄宋球,球得書驚泣,督守節。
  守節皇恐,遽移屯大夾嶺,以賊勢眾,回保昆侖關,猝遇而不及陣,舉軍皆覆。
  蠻獲北軍,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為雲梯,又為攻濠洞子,蒙以華布,緘悉焚之。
  蠻計已窮,將引去,而知斷外援,且有教賊囊土傅城者,頃刻高數丈,蟻附而登,城遂陷。
  緘猶領傷卒馳騎戰愈厲,而力不敵,乃曰:‘吾義不死賊手。’
  亟還州治,殺其家三十六人,藏於坎,縱火自焚。
  蠻至,求屍不得,屠郡民五萬余人,率百人為壹積,凡五百八十余積,隤三州城以填江。
  邕被圍四十二日,糧盡泉涸,人吸漚麻水以濟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訖無壹叛者。
  緘憤沈起、劉彜致寇,又不救患,欲上疏論之。屬道梗不通,乃榜其罪於市,冀朝廷得聞焉。
  臣得蕃舶來告,念血脈宗親,遣使飛舟,希圖僥幸壹二。
  然無補甌缺,只得族兄子元,乃知局面,並李朝露布,族兄遺書榜表,代陳。
  每思臣叔之勇烈,邕民之忠湣,上幹天表,下徹泉臺,舉筆慘怛,痛摧肝腸。
  然臣蒙陛下擢理兩浙,雖中心哀毀,亦不暇仇痛。
  唯念起、彜輩乖誤國事,廣南之兵必無堪使者。
  已遣狄詠,王中正戒嚴衣錦新軍,以候效用。
  籌兩浙路糧秣五十萬石,罐頭,衣裝,彈銃,成藥無計,以待需時。
  另計平蠻之策,別奏以聞。
  臣蘇油,伏泣執筆。”
  趙頊看完狂怒,舉起桌上的沈香筆筒狠狠砸在偏殿金磚之上,筆筒碎裂,各式毛筆飛了壹地:“李常傑,宗亶!毀我幹城,屠我子民,不擒而剮之,難消吾恨!”
  王安石,王珪俯身:“臣等請罪!”
  反而是吳充勸道:“陛下,怒不興兵,還請收攝雷霆。而今之計,定策,選將,調兵,籌糧而已。”
  趙頊壹屁股坐到椅子上,臉色鐵青:“給我宣李憲,孫能!朕要平滅此僚!”
  吳充再次阻止:“陛下,守內虛外,乃祖宗成制。今兩浙,陜西各有新軍數千,汴京新軍之數,必得與之相儕。因此不調為上。”
  趙頊說道:“那就調舅公高遵裕。”
  吳充面有難色:“遵裕撫岷蠻,其下趙思忠三十萬蕃部,輕離不得。”
  王安石也皺眉:“西軍乃北方人,萬裏南征,只怕水土不服,漢代伏波將軍的成例,不可不戒。”
  王珪想起壹事:“說起西軍裏,倒是有兩支可以南征的隊伍。”
  吳充說道:“相公想說囤安控鶴?此二軍扼控石門咽喉,威懾天都山李文釗部,將他們撤走,涇原五將去其二,怕是種詁那裏壓力會很大。”
  王珪說道:“那就留其將而使其兵。”
  吳充對王珪鄙夷至極,此舉分明有陷害二軍之意,翻著白眼:“朝廷置將之法,正為此弊,相公這是要走回老路?”
  王安石制止了兩人爭議,說道:“陛下,就按照樞密使說的,壹步步來。我們先定策。此戰,打還是不打?”
  趙頊說道:“打!必須打!”
  王安石說道:“我們先不說兵力何來,先說說,多少兵力才夠?”
  吳充說道:“朝廷對交趾的判斷明顯失誤,李乾德初立之時,交趾久戰於真臘,壹敗於占城,當其時也,兩萬精兵足平。”
  “如今短短幾年,交趾兵鋒復盛,四戰之軍,悍勇無當。且李常傑頗具帥才,因此臣估計,得出兵十萬以上,且需要能臣統帥方可。”
  王珪立刻拱手:“天章閣侍制,提點陜西刑獄,知延州趙禼,近年來招誘亡戶蕃民,檢括境內公私閑田,得七千五百余頃,募騎兵萬七千,訓練以時,精銳過於正兵。臣舉薦其人。”
  這個有些私心了,陜西永興青唐,蘇油影響力不小,隨便抓壹個出來都與他有瓜葛,王珪實在是不想蘇油再立功了。
  原因跟蘇油壹毛錢關系沒有,是蘇軾那娃得罪人家得罪得太狠了。
  按道理說王珪和蘇軾同為歐陽修的提攜,王珪還是錄取蘇軾進舉的“坐師”,雖然大宋如今不準講這個,但是總該關系不錯才對。
  結果這兩個人壹輩子八字不合,王珪只要逮著機會就會打壓蘇軾。
  時人都認為王珪是嫉妒蘇軾的才華,因為王珪自己就是以文字博君主青睞的典型,士大夫中傳揚他的文章是“至寶丹”。
  至寶丹就是當年蘇油在眉山救溫癥的藥,用料都是金銀珍珠麝香等名貴藥材,時人以此打趣王珪的文章華麗無比。
  而大蘇的神格已經凝聚了壹半,《江城子·密州出獵》今秋出來了,奠定了豪放派的格局。
  蘇軾自己都得意無比,在寫給蘇油的信中顯擺:“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壹家。呵呵!
  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壹闕,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寫呈取笑。”
  呵呵妳個頭呵呵!這是赤條條的顯擺自己開宗立派,然而蘇油還不得不回信大喊佩服。
  直到蘇油到了杭州,才知道真相,王珪為何對蘇軾那麽反感。
  原來大蘇任杭州通判的時候,復查了所有青苗案,將那些被強行攤派貸款的百姓釋放出獄。
  王珪向趙頊控告蘇軾私放囚犯,趙頊命其詳查。
  王珪向呂惠卿推薦自家外甥王廣廉為浙東路的新政巡查使。
  呂惠卿命其到任後火速查案,嚴辦蘇軾。
  王廣廉來到杭州通判堂興師問罪,蘇軾怒斥他為虎作倀,賊君害民,並稱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杭州轉運司強制百姓貸款。
  王廣廉派管家王澤去收買轉運司以圖毀掉證據,陷害蘇軾,不想蘇軾卻好不容易精細了壹回,抓住了王澤,反過來拿住了王廣廉的痛腳。
  王廣廉只好令王澤自殺於獄中,自己則灰溜溜的逃往京城。
  此事在士林裏惹起了公憤,壹時間王廣廉名聲掃地。
  蘇油這娃做官實在是太穩了,他的仕途誰都知道幾乎無法阻擋。
  等到他起來後,蘇軾和蘇轍肯定會跟著沾光,於是王珪將蘇油也列入了背鍋對象。
  如今放眼陜西路,和蘇油沒有瓜葛的,好像真就還只有壹個趙禼。
  王安石並不知道這裏邊這麽多的彎彎繞,不過趙禼只是籠絡蕃人,編練部卒有壹套,卻並沒有實際打過大戰,這讓王安石心生警惕。
  拿起奏報又看了壹遍:“陛下,蘇明潤的奏章裏說‘另計平蠻之策,別奏以聞。’在哪裏?不妨看過再說?”
  吳充翻了壹陣奏章感到納悶:“沒看到啊?此等大事我怎麽敢遺漏?”
  趙頊反應過來了:“那肯定是密折!妳們等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