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機匣蓋設計之初采用圓鋼車銑加工而成,現在也改用精鑄工藝生產,大大節約了成本與工時。
  其余如改進擊針截面形狀,調整擊針頭部的尺寸與角度,修改擊針孔內部角度,修改抽殼鉤的形狀,取消了槍機框導軌槽下部兩側的腰形槽,讓槍機框導軌槽變得更窄,以適應沖鉚焊結構的機匣等大大小小的改進,也多達八十多項。
  待到趙煦騎上自己的大黑馬,才發現壹個大問題:“我的連機銃呢?!”
  蘇油趕緊躬身:“傭哥兒乃是大帥,豈可親臨前敵?因此連機銃是用不上的。”
  見趙煦嘴巴已經開始下癟,眼看要哭的架勢,蘇油趕緊獻上壹個匣子:“這個,這個才是帥臣用的武器,比連機銃更加精貴。”
  “這什麽?”趙煦不鬧了,將盒子接過來打開,不由得壹聲驚嘆:“哇!”
  匣子裏用絲絨作底,擺放著壹柄新款的手槍。
  這是陳梧根據蘇油和石富的設計圖紙,加以改進設計出來的。
  這個其實和連機銃的原理差不多,不過槍體外整個有壹個鋼質的套筒,同樣是單動操作式設計,部件簡單,結實耐用,線條簡練,看上去有些粗獷墩實。
  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整體彈匣,整個武器看起來頗為類似後世勃朗寧M1935,彈匣容彈量同樣達到了十三發,比轉輪銃多了壹倍零壹發。
  這是壹款給新軍指揮官和炮兵設計的近戰武器,以用來代替密封性很糟糕的轉輪銃。
  將彈匣插好,拉套筒向後到位並釋放,擊錘會處於待擊狀態,套筒復進過程中將彈匣中最上面壹發槍彈推上膛。
  扣動扳機,扳機旋轉帶動連桿運動,連桿頂起阻鐵杠桿前端,阻鐵旋轉使其後部脫離擊錘上的待擊卡槽,擊錘在擊錘簧的作用下加速向前運動,打擊擊針,擊發槍彈。
  火藥燃氣推動彈頭加速向前運動,同時使處於閉鎖狀態的槍管和套筒共同向後運動。
  隨後槍管受到套筒座內開閉鎖突起的限制停止運動,套筒在慣性作用下繼續後退,壓縮復進簧、壓倒擊錘、抽出彈殼並與拋殼鉤撞擊拋出彈殼,直至碰到套筒座上的止動斜肩後停止後坐。
  套筒在復進簧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再次推彈入膛,完成閉鎖。
  如果此時仍舊扣住扳機不放,雖然扳機連桿被擡起,但是依然無法射擊。
  只有在松開扳機再次扣動後,才能完成擊發過程,這種模式叫“單動模式”。
  因為知道熊孩子壹定會鬧著要,蘇油設計了三處保險。
  和連機銃壹樣,在擊針後部增加了壹個擊針自動保險卡鎖,以消除意外走火的危險。
  另外此銃在套筒左側後上方設有手動保險桿,用持銃的右手拇指就能操作,既鎖住套筒又防止阻鐵解脫擊錘。
  其三還設計有空彈匣保險,當彈匣取出後,空彈匣保險會在保險簧的作用下推動扳機連桿向前,使扳機連桿頂部與阻鐵杠桿頭部錯開,這樣即使膛內有彈也不能擊發,可以防止因為彈匣取下後由於疏忽而發生意外。
  因為趙煦還小,所以給趙煦用得這柄手槍還設計了兩個木柄。
  壹個是沿著手槍槍管下部導軌,滑進手槍下部,形成壹個給左手持握的手柄。
  另壹個則是可以安裝在槍柄背部,用於抵肩的木柄。
  而這個肩柄是中空的,同時還能作為隨身攜帶時的槍械套。
  秉承石富的風格,石通將這支連機手銃做得極其華麗花哨。
  木套是紫檀的,雕刻成了無數的雲紋,上邊用黃楊雕了壹條龍,巧妙地鑲嵌在紫檀上面,呈現出在紫紅色的雲紋中盤繞穿行的樣子。
  銃身金屬部分,壹體鍍銀,然後打磨成了能夠照出人影的鏡面,上面蝕刻出細膩的纏枝番石榴紋理,再將這些紋理髹成金色。
  銃柄兩側用夜光螺蚌殼作為裝飾,同樣用雕刻筆做了淺浮雕,壹邊雕刻的是山脈月升,另壹邊雕刻的海面日出。
  除了華麗,還順便增加摩擦性。
  蘇油偷偷搖頭,反正老子讓大家絞盡腦汁減下來的重量,石家大師都會想辦法給老子加回去……
  小屁孩這下都美得冒鼻涕泡了,掃視了壹圈:“扁罐哥,妳是都衛,妳的呢?”
  扁罐打開身邊的皮匣,將自己的連機銃抽了出來。
  經過防銹處理的連機銃表面黑乎乎的,樸實無華:“傭哥,妳的那柄是定制版的,和我們這量產版的不壹樣。”
  小屁孩笑道:“沒關系,我再定制壹支送妳好了。”
  蘇油趕緊制止:“傭哥兒,昭侯弊褲的故事妳聽蘇山長講過的,明主所愛者,乃是顰有為顰,笑有為笑,豈可無功而濫賞?”
  “須知公正壹失,天下莫從,越是身邊近人,越是要防微杜漸。”
  “哦。”小破孩答應了,可是眼珠子又壹轉:“扁罐哥不是要娶嫂子了嗎?我就當賀禮好了!”
  呃……這尼瑪結婚送這個當賀禮真的好嗎?
  蘇油覺得還是不再繼續糾纏在這個話題上,說道:“趕緊出發吧,到了靶場傭哥可以親自試試武器的威力。”
  靶場在壹處小山谷裏邊,有站位,跪位和臥位,標靶則從壹百米到七百米不等。
  連機手銃設計的射擊範圍是五十米以內,但是指望熊孩子能上五十米靶那是想多了,蘇油要扁罐給趙煦立了壹個十米靶。
  先將前手柄從手銃銃管底部溝槽插下去,再接上肩托,手槍就變成了壹支小步槍。
  然後就是壓彈夾,上彈,射擊。
  趙煦被石薇帶著打過幾次獵,對於獵銃的使用並不陌生,這個拼裝貨色雖然古怪,但是很緊湊,瞄準原理與獵銃是差不多的。
  其實手銃加木托設計名義上的發明者是趙煦,這是他的理工課題之壹。
  不過轉輪銃因為密封性太差,手銃肩托又太短,采用這種抵肩方式射擊的時候,硝煙噴到臉上的滋味可不好受,最後還得戴上理工常用的護目鏡才能使用,算是失敗的設計。
  不過同樣的設計放到連機手銃上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石通在壹邊給趙煦立“天才設計師”的Flag:“陛下這個設計真好,對於腕部力道不足的人來說,如此裝配後也不影響使用,還能提高射擊精度,傷員都能夠繼續使用。”
  “這兩款新式銃械都還沒取名字呢,現在俺們管這連機步銃叫‘大八粒’,管連機手銃叫‘小十三兒’,還得請陛下命個正名兒呢。”
  到了這裏都是就不用隱瞞趙煦的身份了,趙煦倒是沒想過這個,壹時也想不出什麽好名字來。
  不過這孩子聰明,問道:“當年父皇怎麽命名神機銃的?”
  蘇油笑道:“當年先帝就在神機銃前加了年號,制式神機銃的全稱應該是‘熙寧神機銃’,另外三樣火炮,分別命名為‘伏虜’、‘霹靂’、‘鎮國大將軍’。”
  趙煦說道:“那這大八粒就叫元祐連機銃,小十三就叫元祐連機手銃好了!司徒覺得可以嗎?”
  蘇油點頭:“簡單明了,陛下取的名字很好。”
  趙煦興致勃勃地舉起手銃,對著十米靶扣動扳機。
  優勢立刻就體現了出來,以往使用獵銃,每打壹次需要拉動壹次槍栓,現在只管扣動扳機,“啪!”“啪!”“啪!”轉眼十三發子彈便打了出去。
  不過趙煦沒有經過長期專門的訓練,十米靶十三發子彈三十環,只能算是打了個熱鬧,或者說是打了個寂寞。
  扁罐和椅子也在壹邊試槍,不過兩人都是單手,扁罐打小就被石薇操練,整個身體的力量體系已經達到了完美,現在是在試驗最快射擊速度,手速極快,十三發子彈如爆豆壹般,全部打完只用了五六秒鐘。
  蘇油望遠鏡裏的三十米靶上轉眼便布上了十三個窟窿,最差五環。
  “好!”蘇油都禁不住贊嘆:“不錯這成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